今天临摹清初四僧之石涛的山水作品。石涛的山水作品,开一代国画山水之新宗,他一反清初四王拟古之风,提倡以自然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学习古典技法,又敢于突破古法,构图奇峻飘逸,其山水作品改变中国古典之画风,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坛至如今。
今天任选一幅石涛山水作品试用钢笔来临摹一下:
石涛山水作品,用笔肆意洒脫,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
分折此幅山水作品,先用钢笔细细勾勒出前景的松树:
石涛在技巧上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用钢笔临摹时,要注意这些用笔的特色,掌握用笔轻重,尽力把线条流畅的表现出来。
石涛开一代画宗,构图奇险,完全摆脱了古典程式的构图法,创新意识強烈。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
此幅作品,山峰构图怪石突起,直指苍穹,用笔少线条,多水墨。在用钢笔笔法表现时,也要突出这个特色,皴擦而成形。
石涛有一套经典的绘画理论,他曾诗云:天地浑融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近代画家齐白石深受石涛画论影响,提出所画应在“似与不似之间”,实际此两者应都出自苏轼名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可见东坡画论之精湛高深。
至于石涛的论画高论:笔墨当隨时代,历来为世间俗人所推崇,实际上,这是现代人的理解,石涛当年沒有这么高的“觉悟”,结合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全面理解,他所指的当随时代应有画家画风应适合当时民俗之意。
但是,石涛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无可比拟,特別是他大量山水作品的实践,师法自然,我自用我法等等,开山水国画一代新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此幅山水画是石涛63岁所作,上有长题:“讵野(塋)常如海,有身亦似船(蚣)。往来堪作客,去往便为禅。顾影还归壁,流松忽放烟。那知乡土意,不怠日东前。和唐人方外归海之作十首之一。清湘遗人大涤子极癸酉仲冬。”画上钤有“石涛、瞎尊者”印。
石涛山水作品很多,风格也大有变化,学习中国古典山水画,临摹其作品是必须的一课,在时间允许的情況下,应该多临一些。
下期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