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是我国正在试飞测试中的一种面向外贸市场为主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有传闻说,他已经被选择为我国海军的下一代舰载机了。这本身是个好事,毕竟我们的舰载机继续使用歼-15也确实比美国的F-35C要落后。可是我们都知道,歼-31并非是重型战斗机,也有很多缺陷,战斗力必须要提高,技术必须要改进,才能满足海军的需求。比如,他需要挖出来一个侧弹仓。
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就需要对歼-31的机体进行放大和加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歼-31是尺寸有限的中型战斗机,他的大小和米格-29、F-35差不多,装备两台RD-33发动机,发动机在机体两侧,基本就占据了飞机的两侧大部分空间。如果要挖出来一个侧弹仓,就要动发动机的进气道,而我们知道,发动机的进气道如果被压缩,发动机进气流量受限,会影响战斗机的性能发挥。
可是没有侧弹仓的五代机,是不完整的。别看美国的F-35很先进,他就因为没有侧弹仓,导致近距离空战方面不占优势,要在格斗空战中使用,他需要依靠机翼外挂点挂载AIM-9导弹,他只有2个腹部弹仓,可以容纳2枚JDAM联合精确制导炸弹,这是因为F-35一开始就是作为攻击机设计,本来就不是空军的项目。
可是歼-31不同,作为舰载机的话,他需要在诸多性能上比陆基战斗机只强不弱,最差都要持平。因为舰载机往往需要以少敌多,而且需要具备制空、对地、对海等多种性能,所以,如果没有侧弹仓,那么歼-31也就只能专注于对地、对海攻击,对空只能进行中距离空战,这就极大限制了能力的发挥。所以,侧弹仓是必须要有的。
可是问题又来了,放大了机体,歼-31的气动布局和飞机的基本参数都会随之变化,尤其是飞机的重量会增加不少。那么就需要为歼-31更换新的大推力发动机。目前,我国可以供歼-31换发的,有WS-10A发动机,推力13.2吨,WS-10B发动机,推力14吨,还有AL-31FNM2发动机,推力14吨。这其中,最适合他的就是WS-10A发动机了。
首先,WS-10A发动机推力足够。歼-31目前所用的RD-33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是8吨多,而WS-10A是13.2吨,要大出不少,足以确保歼-31在放大机体,成为重型战斗机后,推重比、爬升率、速度等硬性指标不会削弱,甚至还有提高。再者,WS-10A发动机的可靠性最强。虽然他的推力比WS-10B和AL-31FNM2要低一些,但是寿命要更长,目前经过长期改进,其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达到了900小时,首翻时间达到了1500小时,全寿命达到了3000小时以上,已经可以和欧洲发动机的精细度媲美了。
更换了发动机,挖出了侧弹仓,依然不能确保歼-31充分发挥战斗机。重型五代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目前看来又多了一项三面式雷达。比如,我国的KLJ-7A雷达和俄罗斯苏-57战斗机所用的雷达,都是出了正面的火控雷达外,还增设了机头两侧的两部雷达副天线,目的就是扩大飞机的搜索角度。增加侧雷达天线后,战斗机可以对前向180°范围的角度实现实时的搜索。
歼-31战斗机经过这么一番改进,可能就不能再被称为歼-31了,他的气动布局、发动机和基本的武器、电子设备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完全等于是新研发了一款战机。因此,如果我们需要一款重型舰载机,需要以歼-31这样的战机为基础进行改进,真不如就重新从头设计一个来得好,毕竟这种修修补补,得来的还是有缺陷,无法突破原有框架。
所以,即便是可以对歼-31进行放大和改进,笔者也还是更倾向于不要直接选择歼-31,或者歼-31的改进型,最好能重新设计一款五代舰载机,当然,他可以利用歼-31现有的成熟技术和生产线,最大限度降低开发费用,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