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印度媒体报道,11月26日下午5点左右,印度海军航空兵一架米格-29KUB型舰载机在阿拉伯海上空发生坠机事故。机上两名飞行员中,一人之前据报道被捞起来的时候已经没命了、现在又修正为已经生还,另一人则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不知道是死是活。
如果大伊万没记错的话,这大概已经是印度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发生的第5起坠机事故了,尤其是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已经连续摔掉3架米格-29KUB9.47型双座舰载机,说句不客气的话,印度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在这最近一年里是撞邪了?
印度航母今年风光了一把
毕竟,以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加上两个舰载固定翼航空兵中队最近在“演训场上”的表现来看,还是颇让大伊万小小地“刮目相看”了一下子:
11月17日,由美国海军主导,日本海自、澳大利亚海军参与的“马拉巴尔”海军联合演习在阿拉伯海刚刚开打,美国海军出动了以“尼米兹”号航母为核心的CSG(航母打击大队),澳大利亚海军出动了“巴拉特瑞”号护卫舰,日本海自则出动了驻佐世保的第二护卫队群第六护卫队的“高波”级驱逐舰“大波”号。
由于印度海军属于“主场作战”,在此次演习中更是“精锐尽出”,派出了以印度海军的骄傲“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为核心的战斗群,战斗群内除了编入一个舰载固定翼战斗机中队,还有两艘P-15A型驱逐舰“加尔各答”号和“金奈”号,一艘1135.6“塔尔瓦”级护卫舰“塔尔瓦”号,一艘舰队补给舰等。
此轮“马拉巴尔”演习第二阶段演训持续了四天,据说印度海军和美国海军在水面战与舰队防空战术上实施了“深度合作”,美国海军的F/A-18E/F战斗机和印度海军的米格-29K/KUB战斗机都在美军E-2D“鹰眼-2000”预警机的指挥下,演练了舰队防空与航空制海等“高级战术科目”,虽然暂不知道印度海军在此次演训中表现如何,但起码这是人第一次“一窥”美国海军的作战方式。
同时,从此次演习公开的照片看,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飞行甲板上一度摆满了米格-29K/KUB舰载机,粗略一数都有20来架了,这一方面意味着印度海军目前舰载固定翼航空兵起码能保证50%的装备妥善率,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到现在都没有放出“全甲板攻击”的照片、公开过的甲板最大停机数量也就是13架,这么一对比来看,“马拉巴尔”演习刚开打的时候,大伊万还是有点儿羡慕印度海军航空兵的。
此次坠机事故的影响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印度海军真的是“浪不过三天”:这回公布的信息,说这架米格-29KUB9.47是在“阿拉伯海公海区域”坠毁的。
就是不知道是从位于果阿的印度海军航空兵舰载机基地起飞的、还是从估计还部署在阿拉伯海上没来得及归建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起飞的。如果是后者,就意味着印度海军在打完一场强度可能相对较高、可能比较接近实战的舰队防空与航空制海演习后刚刚五天,就因为机械故障或飞行员疲惫把一架舰载机给玩到海里去了,印度海军舰载航空兵固定翼战斗机部队整体战斗力、飞行员状态保持能力、机务维护保障能力之拉胯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正如咱们之前一再强调的那样,这已经是印度海军发生的第5起米格-29K型战斗机的坠毁事故了:
第一起事故发生在2011年6月的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坠毁米格-29KUB一架,死亡飞行员两名;
2011年在俄罗斯坠毁的米格-29KUB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2018年1月的果阿基地,一架米格-29K起飞时冲出跑道,飞行员弹射逃生,全机报废处理;
2018年1月冲出跑道的米格-29K
第三起事故发生在2019年11月的果阿基地,米格-29KUB起飞后撞鸟发动机空停,两名飞行员跳伞,飞机坠毁;
2019年11月份弹射逃生的两名飞行员
第四起事故发生在2020年的2月23日,事故原因到现在不详,两名飞行员跳伞,飞机坠毁;
2月23日坠毁的米格29-KUB
这次事故就是第五起。咱们暂且不说以印度海军这仅有的45架米格-29K/KUB机队来说、坠毁了1/9的飞机意味着啥,就看这坠毁的5架飞机里有4架都是宝贵的、用来培养舰载机种子飞行员的米格-29KUB、估计把印度海军全部的米格-29KUB机队都给摔得七七八八,就够印度海军心疼一阵了。
印度坠机事件加速舰载机换代?
可话又说回来,没准印度海军这么接二连三地摔机,本质上是在给自己换装下一代舰载战斗机铺路呢——毕竟咱们都知道,米格-29K/KUB虽然性能也还行,但一方面它已经是十几年前的老机型了,另一方面,另一个用着米格-29K/KUB的客户俄罗斯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同样不太待见米格-29K/KUB舰载机,认为这个机型可靠性实在有点一言难尽。
咱们先说“技术因素”好了,米格-29K/KUB的技术源流最早其实还能一直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一开始是给1143.6载机巡洋舰配套的项目,但后来败给了苏霍伊的苏-27K(苏-33),一直到2004年这个项目才在凯子印度海军的支持下复活。相比老款的米格-29K,新的米格-29K/KUB采用了增大的机翼和全新设计的增升系统,在机身油箱上也有了极大的扩容,一方面提升了该机在舰上、尤其是在以1143.4型载机巡洋舰这种“小”航母上起降的性能,另一方面也较好地延展了该机的作战半径,使得米格-29K/KUB不同作战构型下的作战半径表现要好于米格-29 9.13型,基本摆脱了最早的米格-29 9.12型长期以来给人带来的“短腿”、“作战半径不足”的成见。
而从航电、火控、武备等分系统来说,米格-29K/KUB的性能起码在2010年左右还是很不错的:该机使用了PrNK-29K型火控系统,包括FGM-129“甲虫-ME”型全波形平面缝隙阵火控雷达与OLS-OEM光电雷达;印度还为米格-29K/KUB集成了一堆以色列和法国制造的特设,比如以色列制造的内置/外挂ECM支援吊舱,法国泰利斯制造的头盔瞄准器和萨基姆公司制造的Sigma-95N型机载惯导系统。这么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厂商,但是在俄方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最后还是完成了整合。
从武备系统上看,米格-29K/KUB可以携带俄制大多数机载航空武器,比如K-73和K-77-1型空对空导弹,Kh-29T/L与Kh-31P/A型空面导弹,Kh-35反舰导弹,以及激光制导、卫星制导弹药或普通集束弹药等,战机的多用途性能是没问题的。总体考虑,米格-29K(9.41)/KUB(9.47)的空战性能,大概要稍微好于我军当时正在列装的歼-10,不如我军在2010年左右开始批产的歼-11B/BS型、也不如我军后期开始批产的歼-10A型。但是,考虑到米格-29K/KUB具备完整的多用途能力,反而还是要比我军的这两种第三代战斗机在任务多元化性能上要略胜一筹,毕竟我军的歼-10A和歼-11B/BS尽管理论上都具备对面攻击能力,但在实战中很少以空对面构型出现。
印度购买的阵风战斗机
米格-29K/KUB在出现之初、也就是2004年左右还算是个不错的机型,虽然达不到F/A-18E/F和“阵风-M”那三代半战机的水平,但起码能达到第三代战斗机中后期型号的水平。但问题是现在都2020年了,连中国海军都在想办法改进手头的歼-15、甚至在推进新一代航母舰载机的研发计划了,您再死抱着一个第三代战斗机的中后期型号不放,那显然就是有点说不过去了,实际上咱们之前也说过,印度海军手里这些米格-29K/KUB,整体技战术性能估计和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一样,在航母国家里忝陪末座。
同时,即使是米格-29K/KUB的另一个用户俄罗斯海军,对该机同样“不太待见”:俄罗斯海军在印度海军之后一共装备了24架米格-29K/KUB战机,在之前列装苏-33的北方舰队第279团之外又建立了一个100团,看起来兵强马壮,只是很可惜,在2016年11月叙利亚冲突时坠毁了一架米格-29KUBR型随队电抗机,在2017年年初又坠毁了一架米格-29K型舰载机。其实,您看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在2016年赶赴叙利亚的作战行动中出动了什么机型,就能一窥端倪了:当时俄罗斯海军出动的机型还是以相当老旧的苏-33为主,一共派去10架,其中2架甚至连对地攻击能力都没有,米格-29K/KUB身为新锐装备,部署数量甚至赶不上苏-33,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印度“超级大黄蜂”方案
总而言之,印度海军虽然接二连三哐哐哐摔飞机,已经摔掉五架米格-29K/KUB了,但没准儿“福之所倚”呢,毕竟对于一型性能已经有点落后、可靠性也不咋地、两个用户都不太待见、目前看起来不算成功的舰载机机型来说,有什么能比赶快把它换掉、换成印度空军目前用得正爽的“阵风-F3M”或者美国方面有意出售的F/A-18E/F Block3“无敌大黄蜂”更好呢?但是,不管印度海军接下来选择哪型舰载机,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