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女牧民仁青央忠近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遇见了一只雪豹。她躲起来,把雪山之王拍了下来。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雪豹——全世界最神秘的大型猫科动物,曾有数据表示,在中国雪豹的数量甚至比大熊猫还少。仁青央忠的记录,成了生态保护有所成效的一个例证。对雪豹来说,近亲繁殖、气候变化、栖息地破碎化等威胁,多年来一直摆在面前。人类如何保护这些濒危物种,是个大课题。
据科学家估计,最近150年,全球灭绝物种达726个。过去 27 年,即使《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国际上已生效,仍有物种不断在灭绝,包括以上 3 种动物在内的 10 种鸟类和 5 种哺乳类可能已经永远消失。
稍微让人欣慰的是,不久前一项研究指出,如果没有保育措施,鸟类和哺乳类的灭绝速率可能是现在的 2.9-4.2 倍。从 1993 开始,至少 21 种鸟类和 7 种哺乳动物,因为人们的助力得以存活至今。
这些数字鼓励着我们:保护濒危物种的所有努力,并非徒劳无功。
1 人们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也是对贪婪的重要较量
在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筹款平台腾讯公益上,“共同守护濒危物种”这个项目自去年3月立项上线,至今已获得203605份捐款记录,筹得捐款约256万元。
这显示了公众对地球家园不断耗损的关切。
保护濒危物种行动从来都是一种“较量,是人与大自然环境的重要角力,在人类圈子里,更是一场关乎爱与贪婪的近身肉搏战。
上世纪80、9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每年可能有 90 头加州湾鼠海豚死在流刺网上。在过去20 年里,加州湾鼠海豚的数量不断减小,2018 年夏天仅记录到 6 头,估计幸存个体只有 10-22 头。
人们发现了当中的问题。令鼠海豚陷入生存危机的流刺网,其原本目标之一是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许多人迷信,用石首鱼巨大鱼鳔制成的花胶,有着巨大的美容及壮阳作用。这种鱼的鱼鳔开始变得昂贵。
石首鱼遭殃了,它被大肆捕获,鱼鳔被走私到地球另一端做成花胶售卖。进入死循环后,数量进一步稀少使走私鱼鳔的利润不断攀升。墨西哥的偷捕者一天可以获得超过 11 万美元的收入,甚至超过了走私毒品。
从 1993 年开始,墨西哥政府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推动了多个保护项目,2017 年墨西哥政府宣布永久禁用流刺网,并通过海军力量移除渔网,但收效甚微:花胶走私的高昂利润,让偷捕者不惜进行暴力对抗。加州湾鼠海豚仍旧困死在流刺网中,在灭绝的边缘挣扎。
这样的成效或许令人灰心,但毕竟人们一直在努力着,没有放弃。进一步说,如果缺乏保育措施,地球上许多物种会灭绝得更快。
从1987 年起,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进行了一项计划——捕捉野生加州神鹫进行繁育。加州神鹫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急剧减少,1987 年野生个体只有 22 只,再不加紧保护,很快灭绝。
这是个昂贵又雄心勃勃的动物保护项目,在最初 20 年里,花费超过 3500 万美元。幸运的是,科学家们最终找到了加州神鹫人工繁殖并放归野外的方法。
2008 年,野外的加州神鹫第一次多过人工饲养的数量。2019 年,繁育计划迎来了第 1000 只雏鸟。在人们的保育之下,加州神鹫这个种群得以再次翱翔天际。
同样的例子出现在中国海南。2015年保护者们在某群海南长臂猿生活的山坡上,架起了两座绳桥,以帮助长臂猿穿过因山体滑坡而撕裂的森林。这也为灭绝边缘的海南长臂猿开辟了一条生路。如今海南长臂猿也只有33只,但确是全部19种长臂猿中唯一数量稳定的。
2.为了保护珍稀物种,人们可以有多拼?
对于物种多样化的重要性,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有一句名言:“常常出现在我们脚边、我们不屑一顾的昆虫和野草,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它们有自己的名字,有长达百万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也自有一席之地。”
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珍稀物种,人们可以有多拼?
今年10月23日世界雪豹日这天,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小刚,在腾讯公益上讲述了他和队友在野外监测时遇到“雪崩”逃出生天的事。
2017年6月,施小刚带领团队到正河钱梁为雪豹布设红外线相机,途中他们需要翻越海拔5500米的神鹰崖垭口。当时积雪深达两米,在能见度不到5米的浓雾中,15人的小队牵成一条线,小心翼翼地往上爬。
走了一段,施小刚头顶上就传来沉闷的轰隆声。雪崩了!
暴风雪里众人迅速后退,施小刚看着雪浪在自己眼前滑过,他转身向一块石头扑倒,鼻子在猛烈撞击下受了伤。过了好一会儿,风雪才逐渐停止,施小刚从地上爬起来,立刻开始清点人数:全队15人一个没少。他长舒了一口气。
施小刚说,这是“巡护的日常”。
在野外进行雪豹调查,难度高,设备损耗率也极大。对雪豹的调查为什么如此重要?
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60%的雪豹种群和栖息地分布在中国,但调查过的地方尚不足栖息地的2%。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无法了解雪豹的生存情况,无从制定保护策略。
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三四年过去后,卧龙的雪豹调查颇有成效,3个重要观测点总共拍到了500多次雪豹的图像。
卧龙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距离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最近的雪豹出没地。
施小刚他们被网友戏称为辛苦的 “高原铲屎官”。
这也代表了濒危动物保护工作的艰辛与复杂性。但人类与珍稀物种的出路,恰恰处在这些人努力创造的机会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