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中印边境地区的对峙发展到了比拼后勤的阶段,据香港《南华早报》24日文章,一列车队从四川出发驶向喜马拉雅山脉,数百辆重型卡车,数千吨物资,这些物资可以保障驻扎边境的中国官兵数月的物资和给养。
在寒冬天气阻断交通前,今年最后一批千吨物资装载上了重型卡车日夜兼程,此次运输行动历时一周,最终会送到中国边防官兵手上。几个月的寒冬任务艰难,因此充足的物资更是少不了。
此次运送物资的车队从500米海拔的四川盆地出发,驶向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途中会经过崎岖的横断山,这里是世界上地质最不稳定的山脉之一,高海拔、缺氧,沿途飞石、路段被毁多发,好在运输部队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
苦寒之地的对峙不仅考验边防官兵的意志力,同样考验后勤补给能力。随着冬季来临,这场马拉松式的对抗已经演变成了艰难的生存游戏。高寒地区、缺氧环境,最低温至零下30至40摄氏度,为此解放军为高原边防士兵紧急研发了一批新型防寒被装,如防寒靴、单兵睡袋、羽绒作训大衣,多用途雪地伪装服等等。
保温和供暖是冬季边境地区边防后勤的重中之重,由石墨烯制成的智能马甲可以发热,也是高原部队列装的必要越冬装备。在边防军官们的住所,这里已经建造了一批太阳能发电和配备供热设施的永久住房;为确保边防部队获得稳定的水源,十多口深井已经挖掘完毕并投入使用。
冬季训练不易,在这里中国军队已经部署了无人机,以方便展开非战斗性的冬季室外行动。边防巡逻、侦查等都可以通过无人机操作来实现。今年5月以来,中印两军在这一艰苦地带陷入了严重对峙,持久对峙对双方的边防部队都是考验,加强部署的同时更要重视后勤保障,眼看一批千吨级的物资送到中国军队手中,对面的印度军队恐怕是又得羡慕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最“真实的伤害”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