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伟报道结束短暂而又特殊的中超初体验,林良铭从大连返回广州家中休整。每每回到广州,他总会想起自己的母校广州市海珠区东风二小,那儿不只有他的启蒙恩师杨健厦,还有许许多多刚刚开始追逐绿茵梦想的足球少年——在他们身上,林良铭总能看到曾经的自己——这次回校,他带上了我们。
“一个草根的逆袭”
从海珠区地铁大塘站A口出来后,一直向前走,走街串巷600米之后可以看到在城中村的东风二小,在走进东风二小的过程中,两侧布满了小加工作坊和制衣厂,很容易让人想起多年前广州石牌村的景象,十几年前这里的条件,不难想象。东风二小是民办小学,从办学那一天起,主要服务的对象便是外来工作者的子女。当年林良铭从随父母从汕头来到广州工作,因为当时还没有取得广州户口,东风二小自然成了更便捷的选择。
直到现在,东风二小的周边环境还是与其他公立的小学有不小的差距,“林良铭成长的环境没有现在的条件,他当时也不是广州人,如果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他完成了一个草根的逆袭。就是说在一个普通的地方,一个普通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海珠区东风二小校长刘开沛说。
▲林良铭与师长、小学弟们的合影
11月17日下午,林良铭来到海珠区东风二小,立即受到了学校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学弟们很快围住了这位大学长,这不是林良铭第一次抽空回到母校,因此这些与他年纪相差甚远的孩子对他丝毫不感觉陌生。进入教学楼,林良铭静静看着每一个课室,还与昔日的科任教师打起了招呼。
每次回到母校,林良铭最迫切想见的当然是他的足球恩师杨健厦,杨教练曾是老广州队员,和麦超等广州籍国脚一起代表过广州队参赛,退役之后一直从事足球培训工作,1991年还带队获得了全国城运会冠军,2002年至2016年担任广州市少儿足球培训中心总教练、和东风二小校园足球教练。期间培养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就包括林良铭和入选国家少年队的杨洋等,2009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全国校园足球全国冠军,是广州一位优秀的冠军教练。2016年开始,他与足球名宿孔国贤一起从事幼儿足球工作。
回忆起当年的林良铭的情况,杨健厦记得很多细节,“当时我就发现林良铭带球一个人可以过五个人,而且能攻能守,虽然还没有练习足球基本功,那个时候敢打敢拼的精神已经非常突出了。”
▲林良铭与恩师杨建厦
什么让他热泪盈眶?
“运动员首先是思想品德,然后是技术和战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五大方面都非常优秀的话,才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运动员。”杨健厦说他一直认这个理。“当时我一看到他的这种拼搏精神,我就和老师说,这个孩子可以,马上就把他选进校队。”杨健厦回忆起当年发现林良铭的那一幕,“进校队之后,林良铭有着很好训练态度和刻苦精神,那个时候的球场还是泥地,踢球的时候泥地的尘土可以飞到3楼那么高,但不管刮风下雨,林良铭从来都不会缺一堂课。”
杨健厦向记者讲述着林良铭儿时的故事,而如今已经成为大连人队主力的小林则“十分乖巧”地坐在一旁。
“有一次林良铭发烧了,他第二天还在坚持训练,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杨健厦说,“直到林良铭的母亲接她放学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前一天晚上他已经发烧了,放学后是要去打针的,但他还是坚持训练。这些事情当时让我们很感动。”
杨教练的描述十分平实,没有丝毫夸张的修饰,但当恩师言至此处,林良铭还是忍不住擦拭起了眼角,“那次是我自己当时不想请假,因为自己特别想踢那个比赛。”
林良铭说:“杨教练说了很多细节,包括在场上被别人踢,自己也不计较。什么位置都踢,包括在一些关键的比赛前锋、中卫、守门员,杨教练一说起来我是记忆犹新,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一样,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激动。”
杨健厦告诉记者:“一个运动员除了有天赋,还要刻苦的精神。当时球队有95、96、97三个年龄组,林良铭那时候从97年龄组可以踢95年龄组的比赛,可以以小打大,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打进了海珠区的前三名。”
在杨健厦眼里,林良铭能有今天和他的职业素质有关,“那个时候他踢前锋,每场球都要看他一个人的,一场比赛可以进五六个球,有时候可以进七八个,对手的后卫总是踢他,但他不会发脾气,他踢球从小到大没有拿过任何一张黄牌,小学的时候我带他那六年他从来没有拿过黄牌。我觉得这是他永远是去专心踢球,这是职业运动员应该具备的道德。”
杨健厦教练在2016年开始从事幼儿足球,“现在我又来到最基础的足球培训,我觉得中国足球越普及,基石就会越扎实,未来就会人才辈出。”杨健厦说,广州已经20年没有国家队队员,希望林良铭能够进入国家队,这也是广州足球界和广东足球界的期望。面对启蒙恩师的期待,林良铭现场接招:“既然是职业球员,为国效力是自己的最终目标!”
东风二小足球少年的榜样
从国少国青一路踢上来,林良铭比前结实了不少。杨建厦也很欣慰,“在广东籍的球员当中林良铭的身体条件也是不错的,一米八几的个头。”林良铭透露,自己在饮食非常注意,“平时我吃的比较清淡,比较健康,油腻的都不吃,脂肪多的都不吃。要保持好状态必须做到这些。”
刘开沛校长介绍,林良铭现在还保持着海珠区的400米纪录,至今这个纪录还没有被打破。“记得当时我也是学校田径队的,那时一般我是上午上学前练田径,下午放学后踢足球。当年参加了很多海珠区的田径比赛,参加很多项目,从100米到200米再到400米。后来在选择田径和足球的时候,我选择了足球,田径有点枯燥,我更热爱足球。”林良铭也说,“那个时候我在田径比赛中拿过很多奖状的,纪录的事我还不太知道,但参加了很多比赛。那时我的爆发力就很强、速度也很快。”
恩师杨建厦在培养了林良铭之后,海珠区东风二小的学校足球名声越来越大,客观上讲,林良铭为这所民办小学正名,东风二小涌现的足球精英成了“皇马球员”。
东风二小的刘开沛校长此前在海珠区的公立小学当校长,退休之后来到这所民办小学担任校长,“当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足球给这所学校带来的不同,当时我对校园足球的作用有了不同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刘开沛校长还是本报的忠实读者。
▲左起:林良铭、杨建厦、刘开沛、李老师
“我是在2013年退休来到东风二小当校长,以前是喜欢足球,来到东风二小直接接触了校园足球,这几年下来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感受。现在国家重视校园足球,把校园足球定位为国家战略,我觉得很有意义。”刘开沛表示。
“我的想法学校足球不单是出一些尖子,校园足球是让更多的孩子接触足球,这几年下来,东风二小的小孩子从小接触足球接受足球训练,对他的习惯养成,思想意志的锻炼,勇于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困难的意志培养是不可代替的。”刘开沛说,“所以我觉得国家提倡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如果没了足球,对小孩子的培养,就会缺乏一大块。”
现在,只要东风二小的校队训练,刘开沛校长经常坐在场边看他们的训练,“训练免不了碰撞跌倒,现在孩子们不畏困难,跌倒了会主动爬起来继续踢球,我觉得这就是校园足球带来的变化。”
“现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都有球队,校队踢得很好,曾战胜多个校园足球的知名学校。”刘开沛说,“每年林良铭只要回到广州,他都会回到母校看看,孩子们都期待他回来,他回来的时候小队员们很高兴,林良铭也喜欢这些小孩,纷纷跟他照相,还有的队员想向林良铭大哥哥请教成功的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