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强):秦峰,男,中国致公党党员,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教师,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会员。
秦峰从事木偶教学与表演十多年,曾获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表演奖”、“指导老师奖”,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表演木偶戏《徐策跑城》获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新人传承奖”;导演木偶剧《哈姆雷特》获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新人奖”,另获年度上海文艺人才基金“教师奖”等。
曾发表论文《海派木偶艺术的创新表演》、《平阳提线木偶戏传统表演技法研究》;其教授的《木偶表演与技巧》专业课被评为上海戏剧学院重点课程;其编写的《木偶戏表演基础》被评为上海戏剧学院重点规划建设教材。
与艺结缘
初次见到秦峰,那是多年以前的事情。秦峰老师中等身材,个子不高不矮,体态匀称,身体不胖不廋,五官端正很温和,平头短发显精神,眉毛浓而发黑,眼睛发亮而有神,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憨厚、慈祥。他言语不多,但为人友善,待人真诚,遇事不急不躁,很少跟人争执,既斯文又儒雅,属于一个修养很好、见面容易让人喜欢的那种人。
认识秦峰已多年,虽然我们微信里时有互动,但在生活中,其实我们见面很有限,一是由于彼此都很忙,二是由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更主要的是,由于他平时,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外,还要经常要出访泰国、韩国、英国、波兰、匈牙利、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国际间木偶表演和艺术交流。
认识秦峰,缘于艺术,关乎木偶,我们见面很投机,情趣相致,话题相投,互有那种一见如故、似曾相识的感觉。
情注木偶
秦峰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木偶教师,我们的交流自然从木偶艺术开始。
他说,木偶表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制作的木偶,就已经达到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程度。千百年来,木偶戏不仅成为不少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独的表现技艺和演绎形式,逐渐成为广大民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后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审美观念及欣赏情趣亦也相应发生了很大改变,现代文化对传统乡土文化产生的冲击力变得越来越明显,使得植根于民间社会的木偶戏更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传承这一历史文化瑰宝,国家于2006年将木偶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海戏剧学院率先在全国最早设立木偶本科专业教学,并于2004年第一次面向全国招录木偶本科班的首批学生,当时,这门专业不过是一门不温不火的冷门专业,只有30多人报考,最后录取14人,秦峰自己便是这14人当中的其中之一。
历炼成长
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之后,秦峰选择了留校任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后招的木偶班的老师,因为以前木偶戏教育都是科班制或中等职业教育,本科木偶教学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第一次,没有高校木偶教学经验可资借鉴。平时上课怎么教学生?他只有靠自己去琢磨,所以那个时候的他,既是一名教师,又像一名学生,他不断地学习西方国家的木偶教学,然后融会贯通用于符合自己的本科木偶教学当中。
经过多年的积累,他陆续取得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他与他的学生,频繁在国内外的木偶舞台上亮相,屡屡获得好名次和好荣誉。
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的名气越来越大,木偶专业逐渐由开办之初的冷门转变成为社会瞩目的热门,每年报考的人数逐年递增,明明每年计划只招十几名,可是却接连迎来了一、二千余人报考,录取比率实在是少得吓人。
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艺考大军中的一匹“黑马”,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这些年来,不仅国家对传统文化加强了扶持力度,木偶剧自身亦在形势所迫之下不断融入新的发展元素。对此,秦峰深情感慨地说:“要感谢这个伟大的国家和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能让这门古老的艺术重新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事业光彩
秦峰老师在上海戏剧学院木偶班执教多年,培养了很多学生,对木偶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精力与心血,也对学生付出了无尽关怀与呵护。
每每在谈到木偶专业及木偶班的学生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掩饰不住一种发自内心肺腑的情怀与迷恋,他爱木偶,更爱学生,他对自己学生总是充满着肯定与鼓励,他从不吝啬对学生的夸奖和表扬。
他与他的学生,一边在学习传统基本功的同时,一边又在不断探索、创新新剧目,他们时常能把各种时尚元素融入到木偶表演当中,有的还能合理借鉴国外一些木偶剧的表演方式,使得他们的每次演出或参赛,都能取得非常不错的反响与名气。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带领他的学生,自觉组成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文化志愿者队,每年通过走基层、进社区、见群众的方式,义务将木偶戏在社会普及推广,通过社区表演的方式,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娱生活。
通过木偶戏进校园,手把手地让广大少年儿童体验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志愿者实践基地,他们将“木偶快乐治疗”的理念推向各儿科医院,对儿童患者的医学常识普及、配合医院治疗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取得了突出成效, 给关注患儿就医体验与“快乐治疗”赋予了许多新的意义。
不负昭华
不满足于现在,要对得起社稷,秦峰老师一次次地创新与推进木偶专业的发展,不仅坚守在教育传承木偶艺术的先锋岗位,还着力于将上戏的木偶专业推向国际舞台。
因为木偶戏是国际性剧种,他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的会员,每年都要赴海外交流演出或者参加比赛,借此机会,他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其他国家,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同时,顺带学习其它国家不同的教学理念,并将之带回国内,履行侨海报国的宗旨。
当然,他也清楚地意识到,木偶剧要想在新的时代发挥更大作为,产生更大价值,引起更大重视,仍需要马不停蹄、与时俱进,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之下,更要学会发扬光大,要有突破和创新之举,才能接受时代的考验,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迎来更广阔的前途,唯有不辱使命,不忘初心,才能继续谱写中国木偶戏的崭新篇章。
“好的木偶表演者,要赋予木偶生命,让观众接受塑造的形象,需要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乃全身”。他是木偶剧表演的艺术家,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下一代,他说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负昭华、不负时代,他将持之以恒、埋头耕耘、爬坡过坎、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