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老一辈的人大相径庭,现在许多年轻人希望自己手中的余钱可以用来投资理财,这不失为一个“钱生钱”的好办法。但是老一辈的人对于自己手中的余钱,是十分重视的,也不会轻易地将钱拿去做投资,因为老人总担心投资的风险,会导致自己血本无归。
尤其是多年以前的社会,大家普遍都信任银行,并且将钱存在银行还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回报,所以那个年代的人更加愿意将手中的余钱存放在银行,需要用的时候再取出来。但是在银行存钱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必须要保存好存票,否则想要取款的时候,相应的手续就会相当麻烦,还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钱取出来。
家住农村的王大爷前几年就在家里发现了一张存票,是自己在1958年的时候存进银行的,并且有整整77元。在那个年代的77元可以相当于一笔“巨款”,王大爷世代务农,当时这77元攒得相当不容易,但是由于后来家中的种种事情,就遗忘了这么一笔“巨额”存款。但是当王大爷发现这张存票,想起来自己曾经在银行存过这么一笔钱的时候,已经过去六十年之久了。
1958年的物价,和现在相比确实是天差地别。当年部分地区的西红柿都只需要1分钱一斤,而王大爷想起这一笔存款的时候,都已经是2018年了。当年国内稍微好一些的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也才二十多块钱,而且王大爷住在农村,依靠种地为生,当年能够存下77元钱的巨款,也是自己一分一毫攒下来,希望能够存在银行赚点利息的。
虽然已经过了不少的日子,但是存票上的日期、存款金额依然清晰可见,所以王大爷在孩子的陪同下,打算拿着自己的证件以及这张存票,到银行看看究竟能够取出多少钱。王大爷对于这笔钱的期待相当高,毕竟这笔钱存在银行里,银行也应该会按照物价以及年限付给王大爷相应的金额。并且存票和证件、存款人都在,在银行取出这笔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而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毕竟很多人都不会将钱存在银行六十年这么久。但是按照银行的利息以及王大爷存款的年限来计算,银行最终只能够让王大爷取出八百多元钱。听到这个金额,王大爷忍不住向身边一同前来办理业务的家人哭诉,毕竟当时的77元钱放在现在,至少也值个八千多元,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大爷只能够取出八百多元。
陪着王大爷一同前来的家属也对此十分不满,但是却又无可奈何。毕竟现在的物价水平确实比当年高出了不少,但银行也只能够按照他们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只是不知道1953年左右国内通货膨胀最为严重,五万元只能够买两只鸡的时候,在银行存了五万元的话,六十年后究竟能够取出多少钱,还会不会按照银行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