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初中和高中,小学六年是更重要的打基础阶段。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最近,清华大学一年一度的“神仙打架”节目——本科特等奖学金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投票结果也于网上曝光。
其中物理系的陈逸贤名列第五,也刷爆了网络。因为他不仅成绩牛,颜值还超高,酷似周杰伦和刘昊然的合体。
各大媒体在报道这次评选的时候,几乎不约而同的都选了陈逸贤作为封面。
咱先说说“清华特等奖学金”是个什么概念。
这是一项在1989年设立的清华最高荣誉奖项。在顶尖学府里选择最顶尖学生,这个奖学金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因此每年这个奖学金评选答辩的时候,几乎都是全网关注,一众网友也把这一现象戏称为“凡人围观神仙打架”。
而今年大家的重点显然都聚焦在了陈逸贤身上,这个来自杭州的学霸小哥哥堪称才华与颜值兼备。不少网友也被他的颜值迷住了,纷纷留言称赞。
但尽管如此,我们更该看重还是陈逸贤的实力,能从清华园的各路学霸中脱颖而出,没两把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学霸小哥哥在学校都已经有哪些成就了吧。
大二时就挑战了高级博士生水平的天文系专题研讨课,并轻松完成。还做出了一流水平的调研与综述报告;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
课外参加国际公众演讲,与全球50余国家冠军同台竞技,杀入全球六强,之后还为《科技英语视听说》这门课录制了30余篇范文朗读;
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高研院客座教授林潮评价为“十余年间在清北指导过的最优秀学生。”
其实在此之前,陈逸贤的英语和物理特长就可见一斑。
还在杭州第二中学念书的时候,他就从70余万人中脱颖而出,拿到新东方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高中组总分第一,代表中国出征伦敦。
这么优秀的学霸,自然和父母的教育培养脱不开关系。事实上,陈逸贤能有今天的种种成就,除了自身的天赋之外,其他的也确实要归功于父母。
其父母都是杭师大的英语老师,在之前陈爸爸曾分享过他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几点心得,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陈爸表示,从孩子上小学开始,父母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加以注重。
一、自由的前提是约束
陈爸爸认为,教育是一个逐渐放松的过程,即便是民主自由的家庭也要讲规矩。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责任感。
从小学开始,父母就该给孩子灌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种观念,做完作业了就可以做其他你喜欢的事,这样孩子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
另外,他们还会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规矩一旦立下了,就要按照规矩来,犯错就要受到惩罚,自己的责任自己要担起来。
生活中所有的小事都要严格要求,这样孩子就会有强烈的规矩意识,责任感和自制力都会加强。自由是有前提的,只要不触犯底线,底线之上就是自由。
二、学习不应带有功利性
很多父母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总会带有功利性。孩子看的书、学习的知识,都要以考出好成绩为目的。这样就会很大程度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目的性、功利性太强的学习,只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父母和孩子都不快乐。
尤其是不起眼的小学六年,很多家长意识到了小学的重要性,但却搞错了方式方法。目的性太强的教育引导反而适得其反。
陈爸的观点是,不反对孩子上培训班,但不建议孩子学习课堂重复的内容,更应该让孩子选择学习他们自己的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自然就不会泯灭了。
对于任何人来说,做喜欢事情的动力就是热爱,也只有热爱才能保证孩子一直处于学习状态,让自己的不断地进步。
三、把握节奏,不被焦虑牵着鼻子走
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压力都太大,面对孩子未来的学业会非常担忧,甚至一度充满焦虑。很多家长会因此“病急乱投医”,对孩子学习这件事毫无章法,今天注重这科,明天又担心那科。
小学六年还未仔细分科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过度焦虑。真等到了初中高中分科了,双方的压力会更大,后果可能会更惨。
这些情况都是父母过度焦虑造成的。这时的家长没必要太过焦虑。小学阶段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只要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其余的按照学校的教育节奏,及时配合即可。
主要就是假期里调整好节奏,做好带娃自主学习这件事,一般来都没啥大问题。
只要父母能按部就班保持好节奏,让孩子稳扎稳打,克服自己的焦虑,每个阶段都尽力做好,结果总不会太差。
这跟跑步是一个道理,没有哪个马拉松选手能够一直从头到尾的冲刺下来,学习也是一样,没有节奏没有规律的乱冲一通,最后是很难到终点的。
四、父母做好示范,以理服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启蒙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其中父母要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身作则,做好示范。身体力行的去影响、教育孩子。
当陈逸贤读初二的时候,同班很多孩子都出现了严重的“初二现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迷上了玩手机,家长为此头疼不已。
之后一次班会上,老师特意请陈爸爸谈谈孩子总玩手机该怎么办。
结果陈爸只是缓缓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部“老年机”,并表示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就使用老年机。全场哗然,但大家也忽然就明白了什么。
父母都用老年机,还会担心孩子玩什么手机游戏吗?当你要求孩子做到什么的时候,家长首先肯定要做到,不然还哪有什么公平可言,想让孩子不玩手机,自己首先就要从根上断绝。
五、培养孩子,除了方法还要注重时间点
从陈爸爸的分享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与很多家长的认知本身就存在差异。
在大部分的家长眼里,孩子的初中高中6年是最重要的,但在陈爸眼里,孩子的小学六年就需要精心培养,给娃打基础了。
所以说,看似不起眼的小学六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正是父母给孩子打下各种良好基础的最关键阶段。
这时候正是培养孩子认知、思考、性格和行为模式的重要阶段,父母如果能提高重视,就可以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孩子的小学六年,每一年都应该有具体的节奏和方向,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而不是焦急的“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只能伤害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