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是慌了吗?身为"半导体教父"的张忠谋,却说了这样的话!
关于芯片制造,不管是此前的张忠谋还是中微半导体的尹志尧,都曾说过类似的话:一个国家或是一个企业想要实现完整的芯片产业链,难度很大!
不过之前比亚迪总裁也对此回应过,说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纵观国内半导体的发展,从人才、产业链、设备、技术等方面都在不断的高速发展,那么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真像张忠谋说的那样吗?
张忠谋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泼起了冷水?
在半导体产业第二次转移的时候,台积电成立了,此前很多半导体公司都是IDM模式,就像三星、英特尔那样,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于一身。而台积电的出现就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开始将设计与制造分开,从技术上领先的台积电目前也做到了半导体代工领域的"扛把子"。而就在近日,其创始人张忠谋再一次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泼起了冷水。
在前几日的2020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领袖峰会上,张忠谋表示"全球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经济体拥有完整的科技(芯片)供应链,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够负担一个完整的数位科技供应链,并且同时具有国际竞争力"。
不可否认的是像制造环节的光刻机,其技术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攻克,但如果说是"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经济体拥有完整的科技(芯片)供应链",那可能真的是错了!
基础薄弱,但国内半导体发展迅速
在说国内半导体发展迅速之前,先讲一个全球半导体的状态:产能吃紧。
此前我们已经分析过为啥全球产能吃紧,这里就不细说。由于制裁的原因,中芯国际产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或许就是看到这个机会,有网友爆料称台积电、联电、三星都来国内扩大28nm产能,尤其是台积电,南京厂已按计划将12英寸月产能由1.5万片增加至2万片。
这个厂是多年前就已经建成,当时还一度被大家解读成是"抢"中芯国际14nm的市场,至于是否如此,暂且不做讨论。
而再看国内半导体的发展。国家要求到2025年的时候将芯片自给率提升到70;中科院表示将会把光刻机等卡脖子技术列为任务清单;南京成立国内第一所芯片大学;中芯国际实现N+1制程的流片;中微半导体的5nm蚀刻机更是领先于世界水平。
缺人才,集成电路被列为一级学科,南京芯片大学更是从"小而精"思路培养相关人才,而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都有参与进来。
缺资金,根据某媒体报道,中国将投放9.5万亿人民币发展半导体产业以应对外部的限制。
那市场呢?国内芯片买卖占据全球的50%份额,而且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去年一年我们从海外进口了3040亿美元的芯片,换言之,如果中国芯崛起,内需就会消耗千亿市场。
这一切的一切,还不能算是"拥有完整的科技(芯片)供应链"吗?
其实在我看来,这有一点像荷兰ASML对华宣称的可以提供光刻机,甚至表示会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局部,这或许就像网友所说的那样,是担心我们把光刻机技术攻克,所以来"抢市场"的吗?
写在最后:
是否是在"泼冷水"已经不重要,因为我们势必是要自研。
或许老美的"这一棒"使得我们认清在科技领域的短板,摒弃"造不如买"思想,扎根基础科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