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儿童一般会和父母同床而居,一来小龄宝宝夜里需要成人帮助其喂奶换尿布,二来宝宝睡在父母身边可以给予小宝宝更多的安全感,让其得到良好的休息,但是如果当孩子的年纪渐渐长大,父母没有及时给孩子进行分床,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也许说到"适龄分床"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会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和父母一起睡不会有什么问题产生,但真的是这样吗?
国外的一名少年的经历可能会给更多的家长敲响警钟。
伊森在学校是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因为他和女同学开玩笑总是"不分轻重",他是个天性爱玩爱闹的男孩子,在伊森的眼中,仿佛没有男生女生的区别,他会用相同的手法和男同学还有女同学开玩笑,但很多玩笑会对女同学产生困扰。
9岁那年,他因为对女同学"袭胸"而被老师严肃地请了家长,但伊森母亲却认为老师"小题大做"了,并没有太当回事,可是几年后的一件事,却让她无比懊悔。
依然我行我素的伊森13岁时因为"性侵"女伴而被警方逮捕,这下可吓坏了伊森的母亲,她不明白好好的儿子怎么就成了"流氓",而警方的专家在对伊森的案例进行了解分析后告诉她,伊森变成这样,完全因为她错误的教育方式。
原来,已经13岁的伊森还和母亲睡在一张床上,长期母子不分床的生活方式让伊森根本没有性别意识,性意识很懵懂,所以才会因为好奇和无知而犯下大错。
伊森的母亲此时懊悔至极,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疏忽大意会让孩子锒铛入狱终食"恶果"。
在孩子的教育上无小事是每个家长都应该有的意识,伊森的母亲因为长期和儿子不分床却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就是忽略了男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性教育"。
为了辅助孩子更好的身心发育,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呢?
1、适龄分床,保护孩子隐私空间
当孩子度过需要精心贴身照顾的阶段,家长就可以考虑为孩子分床了,最好是可以帮孩子布置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间,让孩子用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更良好的生活作息,更可以让孩子在性懵懂期有一个"区别"的性别意识。而独立睡觉也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
2、科学引导,趣味科普性教育
孩子在3-5岁会迎来生理和心理的性蕾期,家长可以充分把握孩子的性蕾期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孩子奠定一个良好的"性别意识",如果家长自觉没有良好的语言逻辑来帮助孩子认知,可以借助趣味性强的科学绘本小故事,用亲子阅读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认知,也可以求助专人人士的帮助。
3、亲子之间保持理性距离
中国有句古话"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就是告诉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保持理性恰当的亲子距离,伊森的人生悲剧就是因为他的母亲不懂得和成长中的儿子保持理性距离而导致的,惨痛的案例需要引起每一位家长的注意。爱并不代表亲密无间,理性的爱才是帮助孩子实现完美人生的正确选择。
人的本质是动物,但和动物不同的是人具有社会属性,因此,生而具备七情六欲的人在社会化成长中需要有各种约束和控制,这些约束和控制首先来自于父母,作为父母要懂得科学育儿的知识,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