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处方,等你来看。
随着抗病毒药的品种多样化,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见,很多是由不合理用药引起的。
关于抗病毒药物的处方审核,需要理清这些问题:哪些患者不宜用抗病毒药?给药次数正确吗?给药浓度合适吗?抗病毒药“不配”与哪些药物联用呢?
今天通过8个处方,和界小药一起盘盘。
处方一
普通感冒能用利巴韦林?
▎医嘱分析:
普通感冒的病原学以鼻病毒最常见 (30%~50%) ,其次为冠状病毒 (10%~15%) 、呼吸道合胞病毒 (5%) 、副流感病毒 (5%) 、腺病毒 (<5%) 和肠道病毒 (<5%) 等。
利巴韦林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和支气管炎”,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和《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2015年)》均提及:“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些共识都未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及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建议:可选用氨咖黄敏胶囊。
处方二
妊娠期妇女能用利巴韦林?
▎医嘱分析:
生殖毒性是利巴韦林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利巴韦林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妊娠用药分级中属于X级别,也就是说妊娠期妇女禁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利巴韦林有严重警告,要求药厂用粗体黑字标明利巴韦林对胎儿有致畸性,即使只接触低至1%的治疗剂量,也会有胎儿致畸的可能。利巴韦林的半衰期很长,用药后可再在体内存留长达6个月。
妊娠期妇女退热,应首选不良反应较小的对乙酰氨基酚,其常规剂量安全且不会影响血小板功能,孕晚期使用也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建议:不宜应用利巴韦林。退热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处方三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雾化吸入吗?
▎医嘱分析: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 》列举的呼吸道常见疾病的雾化治疗方案无利巴韦林。
该专家共识和《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2019年版) 》指出,静脉制剂中常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硝酸盐等,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非雾化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无法通过呼吸道清除,可能在肺部沉积,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不推荐雾化使用。
建议:非雾化制剂雾化吸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利巴韦林注射剂雾化风险较大,不推荐雾化吸入。
处方四
手足口病应用磷酸奥司他韦
▎医嘱分析:
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前体药物,体外无活性,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是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被FDA和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治疗。
但是奥司他韦并不是万能药,对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普通感冒、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肠炎等均无效,还有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此外,研究显示,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生殖毒性。
建议:不宜应用磷酸奥司他韦。可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喷雾治疗。
处方五
阿昔洛韦注射液给药次数不合理
▎医嘱分析:
阿昔洛韦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提示:成人常用量,按体重1次5~10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共5~10日;小儿常用量,按体重1次10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共5~10日。
反之,快速静滴、剂量过大,阿昔洛韦会因其在肾小管中的浓度过大而结晶沉淀导致急性肾衰竭。
本例给药次数不合理,不符合说明书中每8小时静滴1次的要求。不合理地减少给药次数而增加每次使用剂量,不仅更易导致肾功能损害,而且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正确用法为:阿昔洛韦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
建议:更正阿昔洛韦用法。
处方六
阿昔洛韦注射液给药浓度过高
▎医嘱分析:
阿昔洛韦注射液说明书中有关药液的配制明确提示:该药0.5g,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到至少100ml,使最后药物浓度不超过7g/L。
本例阿昔洛韦注射液的配制浓度过高,易导致急性肾衰竭。 另外,本例阿昔洛韦注射液给药次数不合理。
建议:更正阿昔洛韦注射液的给药浓度和给药次数。
处方七
阿昔洛韦注射液给药速度过快
▎医嘱分析:
阿昔洛韦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提示:仅供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要求在1小时以上,避免快速滴入或静脉注射,否则可发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淀,引起肾功能损害。
本例输液速度过快,滴注时间不足1小时。 另外,本例阿昔洛韦注射液给药次数不合理。
建议: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时宜缓慢。更正阿昔洛韦注射液的给药次数。
处方八
阿昔洛韦注射液配伍不合理
▎医嘱分析:
阿昔洛韦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提示: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肾毒性,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阿昔洛韦注射液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如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使用。
本例为病毒性感染,无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另外,本例阿昔洛韦注射液给药次数不合理。
建议:不宜应用阿米卡星注射液。更正阿昔洛韦注射液的给药次数。
参考来源:
[1]吉小丽.抗病毒药物在我院儿科住院患者中的使用调查[J].海峡药学,2020,32(5):212-214.
[2]梅文霞.德江县人民医院住院患儿抗病毒药物使用现状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0):111-112.
[3]潘永刚,刘晓志,高健,等.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治疗药物研发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2):433-438.
[4]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30-333.
[5]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专家组.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1-5.
[6]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合理应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治疗流行性感冒专家共识(2016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3):244-248.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296-1301.
[8]李清芳,刘欢,张丹丹,等.利巴韦林儿童应用风险分析与建议[J].中国药物警戒,2018,15(2):83-89.
[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4):2696-2708.
[10]童荣生,王春革,王卓,等.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J].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11]http://www.sda.gov.cn/WS01/CL0078/11283.html.
[12]杨梦婕.我院2015年磷酸奥司他韦专项处方点评干预成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7):246-248.
[13]刘姗娟.儿科奥司他韦超说明书用药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5):62-64,21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8,11(3):161-166.
[15]李侗曾.手足口病诊疗新指南的7大变化——《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解读[J].医师在线,2018,8(16):22-23.
[16]徐伟佳,吴雪,蔡林.带状疱疹患者不合理用药致急性肾衰竭[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46-48.
本文来源:医学界 临床药学频道
本文作者:葛金华
责任编辑:茜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