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上午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发布会上了解到,2016年到2019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2019年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民营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9、中部第1位。记者王自明的报道:
“十三五”以来,我省狠抓技术改造、智能制造、专精特新、安徽精品、工业设计、民营经济、节能环保“五个一百”等一批特色品牌工作,全省工业经济呈现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聚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龙头+配套”“基地+基金”,实施十大高成长性产业、“7+5”重点产业发展行动,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千亿产业达14个。
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以上,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四种家电产量约占全国1/4。大力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战略,新型显示实现“从砂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集成电路集聚产业链企业300余家,微型计算机产量居全国第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10%以上,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超50%,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
我省还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00余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1万台;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9家、绿色产品197种、绿色园区9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6家,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9.3%,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
民营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省经信厅副厅长吴韦人介绍,“十三五”以来,全省民营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的GDP、70%的税收、80%的城镇劳动就业。
吴韦人:“成立专精特新产业联盟,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618户;创设“安徽专精特新板”,累计挂牌企业634家,挂牌企业融资获得率40.69%,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民营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67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的55%。目前,全省民营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67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的55%。”
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表示,我省力争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中部领先、长三角领先。
牛弩韬:“十四五期间,初步想法是聚焦“制造强省”主战略,坚持“制造为基、企业为本、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质引领、融合共进”,围绕“传统产业强基础、新兴产业补短板、未来产业抢布局”三大方向,保持制造业占比30%左右目标,打造形成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摄影:刘炜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