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消费观念的耳熟目染之下,现在,大多数国人养成了一个不太好的消费方式,这就是“超前消费”。啥叫“超前消费”呢?其实也就是“过度消费”,利用着花呗、借呗等借贷软件,或者是信用卡,借明天的钱来满足今天的购物欲。
久而久之下,我们能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开始背负债务了。尤其是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刚出社会又没什么积蓄,但是现在需要花钱的方方面面又那么多,所以有时只能通过借款来消费。为此,有关“中国年轻人负债严重”的新闻,一直都在社会中流传。
说实在的,现在年轻人使用各种信用卡、花呗、借呗、白条等信贷产品,已经是很常见的行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会说,“提前消费”正在慢慢摧毁着新一代的年轻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目前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人正在成为我国的消费主力,但是,之前有数据显示,现阶段全国年轻人的平均负债已经超过了13万,其中80后的负债更是已经超过了20万元!在除去房贷压力之外,网贷和信用卡贷正在“掏空年轻群体”。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欠款大于收入的现实,真的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人的“致命伤”。不过,在我们担心着年轻人正在被“超前消费”蒙住了眼的同时,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真的有这么“难过”吗?
那么,在很多人批评年轻人负债过多的时候,中国年轻人的真实负债状况究竟是如何的呢?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国发布了一份中国消费年轻人的负债报告,从中我们应该能得出结果。
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为此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着年轻人群体负债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下,信用消费其实是消费升级的主要途径。
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年轻人群体中,总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6.6%左右。但是,中国年轻人虽然喜欢使用信贷产品,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将它们当作是一种支付方式而已。而扣除将其作为支付工具的部分人群之后,中国年轻人的实质负债人群大约占了整体年轻人的44.5%。
别看年轻人总是使用花呗、信用卡,其实,大多数年轻人还是很懂得合理使用这些信贷产品的,并且还有人将其当作是“更精明的消费方式”。例如,年轻人懂得合理利用免息期,在免息期内还款,现金拿去投资理财,靠它借得越多省得越多。
前几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一组数据:大多数有着消费信贷、信用支付类服务习惯的人,看重的都是花呗的免息期,7成的人表示会按时还款,并且使用花呗的时候从未付过利息。
我们都知道,花呗的额度是可以根据个人的信用额度自行更改的。在用户额度方面,花呗的平均额度在2000元左右,但是30%的用户都将额度降成了1000元以下。
除此之外,花呗的“分期”和“免息”真的是很划算。而在很多网购平台的优惠活动中,使用花呗“薅羊毛”也是一个绝佳的省钱方式。数据显示,就算是在有利息的情况下,借呗用户最低的实际利息成本为1.8%,大多数在3.6%以下,其实数据不算高。
之前,我们一直听说年轻人打算“逃离花呗”,因为很多人使用花呗停不下来,很多人因此形成了依赖性,被誉为“花呗的套路”,为此大多数年轻人才选择关停花呗。但是,按照上文的数据看下来,其实很多年轻人使用花呗等信贷软件,也算是为自己提供另一种消费方式,在合理合规的条件下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所以,那些有关“中国年轻人负债严重”的说辞,有时候其实是过于“一刀切”了,很多年轻人的“超前消费”都是在自己合理的接受范围之下进行的。
不过,话还是说在后头。现在各种各样的金融借贷平台很多,虽然这能帮我们解决一时的资金所需,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克制,并且擦亮双眼选择!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花钱上的确还是过于大手大脚,往往会忽视自己的还款能力。
为此,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不能克制自己“超前消费”的话,还是拒绝使用信贷软件吧,还给自己一个理性的消费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