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2020年还有不到40天的时间就要结束了。但是有关房价的争论,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有的人认为,当前的房价就是在“硬扛”,进入2021年以后,房价将会一落千丈,所以现在还不能买房,不然就“亏看”。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担心现在不买,等过了年房价又会出现新一轮的上涨,届时自己就更买不起了。
不同的群体,对待房价跌涨的态度也不一样
那些已经买过房子,甚至手里持有多套房子的人,自然是不希望房价下跌的,反而希望房价能一直涨下去。原因很简单,房价上涨就意味着他们的财富在升值。反之,则意味着他们的财富在贬值。
而根据央行最新的调研数据,房子已经占到了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的超7成。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家庭的总资产(现金资产加上固定资产)为100万元,单单是房子就占到了70多万元。可以说,房子就是当下很多家庭的“主要财产”,一旦房价下跌,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而那些还没有买房的刚需购房者,自然是希望房价下跌的,并且跌得越多越好。这样一来,他们的住房梦就可以实现了。事实上,先不说房价会不会跌,单单是这个想法,就非常理想化了。试想,就算房价真的下跌,那要跌多少才合适呢?这个问题,在张三看来,可能是下降20%,但在李四看来,起码要跌个50%自己才会买房。甚至在王五看来,不跌个70%自己是不会买的。
另一方面,如果房价下跌,刚需住房者就真的敢买房吗?其实这也是一个不确定性非常大的问题。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人买房的习惯就是“买涨不买跌”。房价上涨的时候,人们的买房积极性很高,认为反正自己买过之后房价还要涨,买到就是赚到。可一旦房价下跌,很多人反倒不敢买房了,认为自己买过房子之后,房价还会进一步下跌。也正因如此,很多开发商都不愿意降价销售,或者说不敢降价销售。
明年起,楼市凛冬将至?房价也将步入5年“冬眠期”?
目前,高层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针对楼市的调控多达上百次。与此同时,高层还重提了“房住不炒”、“三稳”、“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等原则。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原有的政策基础上,又制定了房企的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即“三道红线”。
这三道红线分别是: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三道红线”出台后,意味着房企以后的融资会越来越困难,面临的资金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为了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一些房企会减缓自己的扩张规模,这将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今年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表示要“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这种种迹象,都给楼市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那就是稳定健康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一切炒房囤房、炒地囤地的行为都将被严厉打击。而稳定一词的含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什么叫稳定?不大涨也不大跌才叫稳定。这就意味着,未来5年(十四五规划时间是2021年—2025年)的楼市,将会进入“冬眠期”。
其实这样看来,“今年年底之前还要不要”这个话题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不仅是今年,往后五年的时间里,这个话题都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因为在稳定的大前提下,房价最多就是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上涨。之所以是上涨而不是下跌,这主要是因为货币的购买力会不断下降,物价、人工等成本都在不断上涨。不过,类似于前几年那样在短期内大涨的情况,是很难出现了。
早几年,房价之所以上涨过快,主要是因为城市化速度太快。以拆迁为例,原本很多属于城市郊区甚至农村的地区,都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被并入了城市的版图之中。拆迁以后,就产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买房的人多了,房价自然就会上涨。现如今,住房需求已经减少了很多,再加上调控政策的干预,相信未来买房可期。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系麒麟说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