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大多数的买房者来说,“期房”这个词应该不太陌生。因为就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期房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那么,到底什么叫做期房呢?
简单来说,期房其实就是指尚未开始建设或是已经在建但尚未完成的房子,这样的房子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先交钱、后做房”。而这样买房相对于那些已经建好的房子来说,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一点,但是无论是房屋的质量还是是否能按时交房方面都是无法保证的。
因此,也就有不少地方的人们由于购买“期房”而出现问题。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两类,第一就是由于资金链断裂或是其他问题,导致楼盘烂尾,房地产开发商跑路的。第二就是做出来的房屋质量以及小区相应的配套设施与购买之前宣传的有一定的差距。
而这两类对于我们辛辛苦苦攒钱买房的老百姓们来说,无疑都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近年来关于房屋预售以及“期房”去留的讨论也一直都在进行。
早在2018年,我国的社科院就在一份《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中提出,要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取消期房预售的行政许可。但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相反的是,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烂尾“期房”。
其中最为有名的应该就是坐落于广州黄埔区的澳洲山庄了。这座曾引起极大关注的小区到现在已经烂尾近20年了,购买了此处房产的业主们至今也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当然除了广州,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都出现过大大小小的烂尾楼,就更不要说我国的其他城市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购买者在买房的时候可谓是“慎之又慎”,毕竟买房所花费的不是一笔小数目,而烂尾这样的事情想必也是不少家庭无法承担的。但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买了单”。今年,一家名叫福晟集团的房地产开发巨头就倒下了,而与之相伴随的,便是不少还未开发完成的“烂尾楼”。
作为曾经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福晟集团可以说是一个“庞然大物”了,早在2017年就排到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前十名,更是一度与恒大、万科等这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房地产企业比肩。但是,在今年福晟集团却负债高达700亿,其创始人兼前董事长潘伟明也下落不明。
据相关人士分析,福晟集团之所以会“沦落至此”,主要原因还是与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有关。由于潘伟明早些时候“疯狂”拿地,使得福晟集团资金压力变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稳定,其资金的回笼速度也变得非常慢了。因此,也就使得福晟集团的负债金额越来越高,从2015年的200多亿一直涨到了去年的700多亿,短短四年的时间就涨了近500亿。
今年,国家又针对房地产企业出台了“三道红线”,进一步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管控,而这似乎成为了压倒福晟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时任董事长的潘伟明也因此失踪。
现在,那些购买了福晟集团房子的业主们也处在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还没建好的房子可能会有“烂尾”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那些已经交房的却又面临无法办理房产证的尴尬。而想要解决这一情况,除非是有人愿意接手福晟,然后进行债务重组,不然业主们想拿到房,可能不太容易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就算是像福晟集团这样的房地产巨头,都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而烂尾的情况,就更不要说那些相对较小的房地产开发商了。因此,对于所谓的“预售房”、“期房”,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购买此类房产,以免出现“人财两空”的情况。
对此,你怎么看呢?你有买过“期房”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