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耶鲁斯坦福女神养成记:6岁生日礼物是「股票」,不练英语练中文!

0
分享至

  文 | 星图
From 爸爸真棒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

  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2020年,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充满变数。很多人有疑问:全球化是否要退潮?世界是否开始变得封闭?我们还要不要去留学?美国还是不是好的选择?

  随着美国大选的尘埃落定,以及疫苗的初见曙光,上述问题的答案也许会越来越清晰。

  在耶鲁北京中心总经理李恩祐(Carol Li Rafferty)看来,世界的开放和融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她所在的家族80年来的出国留学史,可以作为大时代下的一个缩影,正说明了这一点。

  △耶鲁北京中心董事总经理李恩祐

  Carol的背景充满了传奇:

  她是香港东亚银行李氏家族成员之一,其祖父为香港联交所创始人,家族成员从祖辈开始都曾赴哈佛、MIT等英美顶尖大学留学。

  她本人的履历亦是金光闪闪,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及国际事务双学士学位,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瑞士信贷、中投等公司任职,2016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青年领袖。

  现在的她除了在耶鲁北京中心任职,还参与创立女性志愿者组织“励媖中国”,并担任北京市鼎石学校董事。

  在她看来,从19世纪50年代,容闳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留学生远赴耶鲁大学求学开始,到120名“留美幼童”计划培养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等栋梁之材,100多年以来,哪怕经历了二战等巨变,中美教育的民间交流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

  △从左至右依次为詹天佑、唐国安、李登辉、杨石先

  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Carol家族成员和她自己的故事,希望给当下焦虑的留学家庭更多鼓励和信心。

  *本文以第一人称展现

  01

  二战期间

  我的姑祖母只身一人赴美留学

  我在中国香港长大,从小我就知道我的家族有些不同寻常。

  我祖父那辈有11位兄弟姐妹,无论男女,都曾到英美国家的高校留学,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

  他们当时看到的美国,可能和现在的中国很相似,是一个发展迅猛、开阔多变的社会。我猜他们也是怀着学习,并且立志把所学带回祖国、贡献社会的心情去留学的。

  我的祖父曾就读于沃顿商学院,另一位伯祖父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程专业,而他们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姑祖母。1940年,她在哈佛大学主修物理学,之后又去了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物理学硕士。

  当时去美国留学的中国人本就不多,女性更少。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女儿都受到包办婚姻的束缚,追求事业仅占少数,更不用说是在科学领域一展宏图了

  我的姑祖母到哈佛时,全校只有3名中国学生;而且当年留学可不像现在这样便捷。她坐船前往美国,途中经历了几个月时间;又正值二战期间,国际局势十分动荡不安。

  今天我再回顾他们的故事感到尤为可贵,因为某种程度上,当时的他们和如今的我们都面临着一样的困难时期:我的姑祖母面临的是战役,我们面临的是疫情,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拥抱改变,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从我的祖辈开始,出国留学仿佛成为了家族传统。如今,我们的家族三代人已经有超过100人都曾在海外留过学。我的兄弟姐妹都是十几岁就出国上美高、美本。父辈希望我们多学习,多开阔视野,多了解世界上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然后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创一番事业。

  有意思的是,在出国留学之前,我一路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公立教育

  △李恩祐祖父一家,照片摄于20世纪50年代

  02

  从小学好中文

  是最重要的基础和远见

  小时候,香港有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偏向英语教学,本地学校更偏向中文教育,当然主要的语言是粤语。我当时上的是像北京实验二小这样的小学,所以我的英语可以说是从出国后才真正用起来。

  我觉得这是我父母亲的一种远见,他们认为中文更难学,所以当时的选择是让小孩要先打好语文和数学基础,到了五六年级再巩固英语学习,并且利用英语去学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在当时的香港,很多顶尖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是这样构建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特别感恩这段在公立学校的经历。它让我既能根植中国,也兼顾胸怀世界。

  打好扎实的中文基础后,即便12岁的我就去读了美高,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我仍能说中文、阅读中文书,以及现在在中国从事中美交流的工作。

  拥有了这段经历之后,我自己的三个孩子现在也都在公立学校就读。将来他们无论想在中国抑或是海外发展,中文都是最重要的基础。

  除此之外,父母还特别重视我们的阅读和财商的培养。

  阅读:我家唯一不受限制买买买的,只有书

  我家的一些习惯挺像犹太人家庭,据说犹太人有一个成长仪式,家长会在书上涂满蜂蜜,让孩子去舔,从而令他们爱上读书。

  我们家虽然没有在书上涂蜂蜜,不过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他们对书的重视——父母对我的消费有诸多限制,唯一不受限制的就是买书或借书,他们会提供资金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无限购买。

  所以我家里拥有最多的,不是父母收藏的名贵摆设或者红酒,反而都是书。我从来不认为我家是什么“名门望族”,却更像是一个书香门第,很看重孩子的学习。

  从小,我就喜欢阅读历史人物的自传,特别是对政治家、外交家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从阅读中,我看到历史上从政的女性角色凤毛麟角,希望自己能身体力行地改变这个现状,成为一名政治家或者外交官。这为我将来申请相关专业奠定了基础。

  财商:富不过三代?只是不重视财商

  另一项从小父母就注重培养的是“财商”。

  我生长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正因为资源太多,财富也会成为一把双刃剑,令孩子失去努力的动力。所以父母一方面特别注意我们的价值观培养,看重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依靠所谓的“命好”来生活,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财商”。

  从小,我就知道要对金钱有概念。在我看来,财商包括自己懂得如何使用金钱,与金钱的关系,以及如何赚钱,这些都特别重要

  比如前面提到除了买书之外,其它都要用我的零花钱,所以我需要靠自己赚钱,像是帮家里干活、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做暑期工、实习等等。虽然最终可能赚不来多少钱,但我从中能了解到钱财真的来之不易,不能躺在前人的财富上,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赚钱。

  同时,我的父母还会规定什么是我必须做的,比如完成学校的作业、用课余时间练琴,这些都是不能用来赚钱的。

  我小时候的生日礼物也不是玩具,而是股票。家人希望鼓励我们从小学习如何进行投资,所以从6岁开始,我就有了自己的证券账户。

  因为家里做金融的人比较多,所以小时候每天茶余饭后交流的都是例如当天的股票市场,或是世界大势。

  我也会自己每天收看财经新闻,跟踪指数和活跃的股票,让父母帮我下单操作买卖股票。我还记得小时候我选的是八九十年代香港的一些房地产股票,到现在还会有增长,还在分配股息。

  03

  正是国际学生给美国校园

  带去了活力

  如果说之前,都是听祖辈、父辈讲国外的故事,那么初一年级后,我自己申请了美高,乃至后来就读耶鲁和斯坦福,亲身体验了美国的校园

  在大学里,最有意思的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交流。像我在耶鲁读本科时的其中一位室友,后来去好莱坞发展,成了《暮光之城》的制片人;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时,有同学后来成为了Facebook的合伙人。

  △2016年6月,李恩祐(左一)在北京与脸谱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中)见面

  近几年,耶鲁还会通过交换项目和伊莱·惠特尼学生项目(Whitney Students Program)录取非传统本科生,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背景和经历。

  耶鲁有丰富的国际学生群体。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耶鲁认识的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同学。

  耶鲁毕业后,她去了湖南支教,现在她正在做一个创业项目,让很难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非洲农村孩子,通过互联网学习英语或其他技能,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在我担任耶鲁本科面试官的10年间,还接触到了大量优秀的中国年轻人。

  他们并不是所谓藤校“优秀的绵羊”,而是特别有理想,希望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有使命感的学生。

  大学的学习一部分在课堂,更重要的是和这些具有多元化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这也进一步说明,世界的开放和融合是不可逆的趋势,因为开放带来了多样化,而正是这些多样化的国际学生,给美国的校园带去了活力,培养出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们,也在不断携起手来,共同探讨、解决全世界面临的挑战,比如疾病、气候变化、暴力等等。

  而在当下的疫情期间,交流看似减少了,但其实也孕育着很多新机会。

△耶鲁大学官网首页

  04

  新机遇:

  从出国留学变成双向学习通道

  今年留在中国的耶鲁学生,可以选择在耶鲁北京中心增进互动交流的机会;也可以通过实习或创业,让自己有更多选择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10月23日至25日,耶鲁北京中心组织了一场汇聚耶鲁在华本科生的特别活动。他们不仅与远在纽黑文的耶鲁本科学院院长Marvin Chun隔空连线,还聆听了前来现场的多位耶鲁资深校友的独家经验分享

  不仅如此,我在耶鲁北京中心还看到了两个有意思的趋势:

  教育交流反而有了更多开放的可能性

  尽管线下交流活动大大减少了,但耶鲁北京中心线上的活动量却是有增无减的,而且原本线下活动仅限于在北京的耶鲁校友,改在线上后,参与者反而扩大到全球各地的人士。

  我们曾邀请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安瑀卿(Woo-Kyoung Ahn)在今年4月将《读心术》(Thinking)项目搬到了线上;8月,诺贝尔经济学奖2013年获得者、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首次围绕其学术历程与中国的参与者通过Zoom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席勒教授说,他此前很少参加这样的“隔空”分享,颇有趣味,这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也是新课题。

  △2020年8月12日,耶鲁大学经济学斯特林讲席教授、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2013年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通过耶鲁北京中心组织的线上活动首次公开讲述学术历程,围绕其七本重量级专著,分享他在经济学、金融学和叙事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思考

  我们一直认为疫情使得世界变得封闭,但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线上交流逐渐变成了“新常态”,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有可能让教育交流变得更加开放。

  人文交流“双循环”

  相比过去,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出国接受优质教育资源,但现在家门口也多了很多选择。

  比如耶鲁北京中心每年都会举办耶鲁全球青年学者-北京项目(YYGS-Beijing),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高一或高二的优秀学生,从不同文化的视角探讨国际关系、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生物基因等前沿话题。

  疫情之后,我认为会形成一条双向甚至多向学习的快车道。除了继续到海外进行人才交流,未来也会有更多资源被引进来,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会到中国学习交流,让中国的学生在国内就能获得与全世界不同国家学生交流的机会。

  「写在后面的话」

  从Carol的故事中,我看到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那就是“开放”。即使是战争都无法逆转一代代学生希望往外看的愿望。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根基的重要性,在Carol小时候八九十年代,她的父母意识到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点直到现在仍未有变,甚至在这个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时代显得更为重要。

  这些也许可以给迷茫中的中国家庭带来一些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1,博洛尼亚7轮不败反超AC米兰,曼城旧将贝尔纳韦发威难换1分

3-1,博洛尼亚7轮不败反超AC米兰,曼城旧将贝尔纳韦发威难换1分

侧身凌空斩
2025-11-03 03:00:35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Ck的蜜糖
2025-11-03 04:02:54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

澎湃新闻
2025-11-02 22:01:03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比同龄郑钦文更强!中国15岁网球天才惊艳世界,豪取10连胜连夺两冠

比同龄郑钦文更强!中国15岁网球天才惊艳世界,豪取10连胜连夺两冠

体坛小二哥
2025-11-02 22:07:25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5:03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2 13:43:13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足球狗说
2025-11-03 06:15:25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白马惊天剑
2025-10-30 18:09:01
马卡:维尼修斯抢罚点球破坏了姆巴佩戴帽的机会,后者无表示

马卡:维尼修斯抢罚点球破坏了姆巴佩戴帽的机会,后者无表示

懂球帝
2025-11-02 09:26:05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6:27:24
王艺迪夺冠颁奖!赛后举手怒吼,与温特有爱沟通,冠军自拍笑开花

王艺迪夺冠颁奖!赛后举手怒吼,与温特有爱沟通,冠军自拍笑开花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3 00:28:44
3日凌晨,辛纳重返世界第一!2-0横扫夺大师赛第5冠,刷爆纪录

3日凌晨,辛纳重返世界第一!2-0横扫夺大师赛第5冠,刷爆纪录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3 00:43:13
惋惜!前中超冠军陨落:7年后再降级,季末7轮不胜+3次崩盘被绝平

惋惜!前中超冠军陨落:7年后再降级,季末7轮不胜+3次崩盘被绝平

我爱英超
2025-11-02 17:29:43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八卦疯叔
2025-11-02 09:10:03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刚哥说法365
2025-11-01 17:15:20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热点菌本君
2025-11-02 15:26:23
一击制胜!惊艳3连胜!中超意外之战,邵佳一:无愧国足看重的人

一击制胜!惊艳3连胜!中超意外之战,邵佳一:无愧国足看重的人

话体坛
2025-11-02 22:11:15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好叫好伐
2025-11-01 18:19:38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7:55:38
2025-11-03 06:56:49
INSIGHT视界 incentive-icons
INSIGHT视界
最大出国留学资讯自媒体之一
10703文章数 2526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教研组管理,没有“奇招”,只有“真招”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旅游
艺术
游戏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旅游要闻

这道金黄的绝美秋景里藏着古韵京华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TES给Faker打困了!网友称第一次见到Faker打哈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