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实力不断壮大,周王室也名存实亡,当时崛起了七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分别是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秦国,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强国,在短短的20年之内,秦国就一跃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存在,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其余五国已经不是秦军的对手,唯一能和秦军抗衡的就是赵国,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后来双方爆发了一场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小的,虽然他们的兵器很精良,但无奈实力太差,韩国只能将上党送给秦国,以此割地赔款,可上党的守将冯亭不遵从王命,私自将城池献给了赵国,因为在历史上,赵国,韩国,魏国本就是一家,这也是三家分晋的由来,与其献给虎狼之师的秦军,还不如献给自己人。
赵王利欲熏心,认为韩国白送自己17座城池是大好事,这是送到嘴边的大肥肉,不吃白不吃,但秦国不干了,我花了那么多的代价,死了那么多将士,凭什么白白便宜你赵国?于是秦赵两国在长平一带开始对峙,秦军派出主将王龁,赵国也派出主将廉颇,双方的军事指挥能力都差不多,而且廉颇是著名的守城将军,更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双方对峙三年,赵国再也耗不下去了。
无奈之下,赵王就撤换了廉颇,让赵括领兵对阵秦军,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论及排兵布阵,他的父亲也不如他,但是他缺乏在基层军队带兵的经验,靠的只是理论知识,赵括一到前线就开始主动出击,但他不知道的是,秦军的主将已经由王龁变成了白起,白起是秦国的武安君,更是战国第1名将,他诱敌深入,之后切断赵军的补给线,让其全军覆没,最后以杀止杀,坑杀45万降卒。
长平之战以赵国以惨败而告终,世人都怪赵括用兵无能,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其实你就错怪赵括了,要知道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很少打败仗,更别谈一场战争中损失10万大军了,而长平之战让秦国50万大军损失一半,有25万人战死沙场,这还是以白起为主将,换成其他人,可能不是赵括的对手。
因此赵括无愧于名将之列,只不过后世人只看见白起的光辉,而忽略了赵括,另外长平之战比拼的不仅仅是主将的能力,也拼的是国力,秦国拥有巴蜀之地,粮道络绎不绝,而赵国国力最先承受不住,主动发起进攻,这才打了败仗,所以庙堂谋败,战场焉能谋胜?如果换作你面对白起,你能杀死25万秦军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