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强,预后不良,CHB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防止CHB进展到肝衰竭、肝硬化和HCC。在中国,90%以上的HCC患者都有HBV感染背景。据WHO统计,全球70%的HCC是由于HBV感染引起的。HBV感染引发的肝脏慢性炎症具有隐蔽性,如果治疗方案不规范或不及时,那么,约10%~20%的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约20%~25%肝硬化患者进入失代偿期,最终有6%~15%进展为HCC,通常确诊的HCC,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肝损伤,死亡率近乎为100%。因此,每年由于HBV感染引起相关疾病而死亡的患者,可达百万余人。由此可见,及时、规范的治疗CHB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还是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经过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水平均获得显著下降。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CTP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ETV的长期治疗,可显著减少HCC的风险。
目前证实HBV感染是肝癌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HBV相关的HCC患者,外科手术切除、肝动脉化学治疗及栓塞、放射治疗或消融等治疗,可导致HBV复制活跃。较多的研究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长HCC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及提高总体生存率。因此,对HBV DNA阳性的HCC患者,应使用NAs抗病毒治疗,并优先选择ETV或TDF治疗。
很多患者当看到病毒量检测不到时就擅自停药,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先看看停药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增加耐药风险。慢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数量很多,而且复制效率非常高,每天可产生1012~1013个病毒颗粒,较丙肝和艾滋病毒分别高10倍和100倍,而且HBV复制需要的聚合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缺乏校正能力,发生错误的概率很高。目前的抗病毒药就是阻止病毒产生下一代,持续吃药体内血药浓度稳定,病毒会逐渐减少。如果随意停药体内的血药浓度降低,病毒趁机可能大量复制,出现耐药的风险增加。据调查,40%的耐药患者与依从性差有关。据调查,我国慢乙肝患者自行停药换药者约47%~49%,其中治疗1年内自行停药换药者占19%~24%。也就是说有一半患者自行停药,这样对长期病毒控制非常不利。
其次,肝炎波动风险增加。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停药,病毒大量复制,肝细胞受到破坏,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可升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爆发性肝衰竭。因此,如需停药需遵医嘱,在医生建议停的时候再停,停药早期也应遵医嘱密切到医院复查随访,避免病毒复发或者出现肝脏肝功能损伤。
再次,增加疾病进展的风险。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随意的停药病毒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疾病进展可能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