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都是“鸡飞狗跳”的状态。孩子写作业不到两分钟,就开始玩笔、玩凳子、玩门、玩桌角。气得家长将这些东西拿走之后,孩子还有手可以玩,反正就是不集中注意力写作业。
看看下图这个孩子,是不是你家孩子的真实写照。
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当孩子专注力差的时候,总是把责任推给孩子,从不思考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
比如:“我家孩子干什么都静不下心,肯定是天生专注力就不行!”
其实,专注力这个事儿,还真不全是天生的。如果孩子的专注力不行,家长要背一大半的锅。尤其是这2种家庭里养出来的孩子,专注力一般都很差,长大很有可能成为学渣。
3岁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家庭
孩子还小的时候的确很难带,但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只要一看手机、电视立刻就不哭了。这么省事干脆直接交给电视去带,所以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吃饭时,家长一边喂饭一边看电视;要么孩子就是一动不动地看电视。
为什么看电视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呢?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发现,从小看电视的孩子,产生注意力障碍的问题会比普通孩子增加10%,而且在7岁后才会显现出来。
孩子常看的动画片,每秒就有24个画面在切换,但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来说来不及快速处理这些信息,就只能被动接受。被动接受的大脑活跃程度会大大降低,专注力和思考能力都会下降。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孩子一动不动看电视的情况。
孩子看似很认真,实际上注意力却是涣散的。
当孩子适应了快速切换的画面,再去看静止的事物时,比如看书。此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孩子就会动来动去,没办法安心学习。不及时培养专注力,孩子上学后就会养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总是打扰孩子的家庭
一个专注力不行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这种事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孩子正研究怎么玩玩具,家长看孩子玩不对,突然抢过去教孩子怎么玩;
孩子专注地看绘本,家长突然出现:“宝宝要不要吃点水果。”
孩子画画正认真,突然家长路过问一句:“你干什么呢?”
孩子专注力被打断的瞬间,不仅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无法快速回到专注的状态中。
在干扰出现的一瞬间,孩子的认知学习被打断,即使干扰迅速消失,也很难找回之前的状态。情绪控制能力稍弱一点的孩子,会因为无法控制被干扰产生的负面情绪崩溃大哭。今天你打扰了孩子玩玩具,明天可能就要因为孩子看书看不进去而苦恼。
身为家长,在孩子专注某一个活动时不要轻易打扰他。
如果想加入孩子此时的环境,要保留在“我为孩子做些什么事情”的情况,而不是“我与孩子一起做些什么”,这样就能避免家长对孩子出现没必要的打扰。
其次,要给孩子一个无干扰的空间,尽量远离人来人往的客厅、厨房和电视。多给孩子玩一些可以培养专注力的游戏。比如这套《德国好奇狗 专注力训练》。
这套游戏书由德国专业的早教团队设计,7册游戏书,难度也有所不同。在孩子4、5岁时,可以玩最简单的第一册,专注力稍微提升一点后再玩难度高一点的几册。循序渐进地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全书共有400个游戏,够孩子玩很长时间了。除了锻炼专注力之外,游戏内孩子包含了拼音、图形、英语、数学等知识,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知识,要比枯燥地学习有用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