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如皋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我家门前看小康”系列网络主题活动启动。当地网媒、知名网友、摄影大咖等组成采风团,踏访“我家门前那条路”“我家门前那条河”“我家门前那个庭院”“我家门前那方田园”“我家门前那所学校”“我家门前那些企业”等,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我家门前”的点滴变化,记录如皋人的小康生活。
今天
一起打卡“我家门前那条路”
▽
近几年,如皋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如皋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枢纽优势得到充分显现。
“我家门前那条路”
从乡间小道到城市大道
如皋人的幸福感
在小康路上绵绵延伸~~~
荷塘有路入画来
平碧园入诗、池映村上画。美丽的平园池环村路,位于“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园池村。
平园池环村路全长5.2km,路面行车道为6m沥青路面,同时设置了2m彩色混凝土慢行车道,路两侧各有5m宽的绿化带,道路在出入口及重要拐点等处,均设置了特色文化景墙、主题文化小游园、文化雕塑等景观小品与节点,充分展示了“藕香荷韵、自然风光、村水相依、村路环绕”的魅力主题, 成为名副其实的“青莲康寿路”。
诗里藏着画,画里隐着诗。
平园池环村路犹如一条美丽的项链,串起了乡村内悠久历史的藕池、太平井、水竹园、画隐园,敬老长寿的百岁坊、孝老爱亲的嘎嘎桥、抗战爱国的天印桥等引人入胜的历史遗迹;也串起了博览园、菊花园、采摘园、菌菇园、牡丹园、农博园等一个个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业园区。
路相通,水相连,人欢快;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
平园池环村路已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村振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白墙黛瓦,绿树相映间,美出了新气质、新颜值,也在阔步奔向全面小康的村民们心间纵情延伸。
农科园光华路——通往小康的“光华”大道
怡观圃园蹲高台,饰世繁花争相开。
如皋市如城街道光华路位于江苏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全长3.6km,路面行车道为6m沥青路面,道路两侧均设置2m宽绿化带。沿路均为成片的草坪、苗木及灌木种植区,景观特色鲜明、环境怡人。真正做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
在光华路的入口处,设置了“江苏特色田园乡村”景观标识及游园,融入乡愁记忆、展现乡土生态。特色景墙、特色磨盘、景观石、草坪灯等塑造了一派田园风光。
路通心畅产业旺,乡村振兴有希望。
光华路沿线的钱长村被誉为“江苏草坪第一村”,成功入选2019年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推荐认定名单, 3000亩草坪总收入已达200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家家户户不种粮,三千亩地不农忙。”成为今日钱长村的真实写照。
腰包鼓起来,笑容挂上来,幸福溢出来。
光华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致富了一方百姓,也串起了苏通生态观光园、铭宇轩休闲园林、花木乡桃花岛等特色农业园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一个个乡村振兴的龙头产业项目,注定成为小康路上最美的风景,一路诉说中国花木之乡新的致富故事。
通皋大道——龙腾雉水
在壮丽的长江之北,一条黑色巨龙,穿越绿色的田野,错落的村舍,游向滔滔的长江。
通皋大道,是如皋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工程,也是第一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的交通工程,还是第一个全面推行“党建带项目”管理理念的交通工程,它注定了会载入如皋交通建设的史册。
承载着145万如皋人民“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愿望,通皋大道于2017年底开工建设,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施工过程中,先后组织实施了桥梁桩基、墩柱、盖梁、沟塘、路基、通道等六大标杆工程,成功获评江苏省示范“平安工程”、“品质工程”。
路是铺下的碑,碑是立起来的路。通皋大道,修的是路,通的是人气财气,凝聚的是党心民心!通皋大道一期工程主线通车为实现如皋快速路网与南通快速路网,乃至苏南快速路网的有效对接、快速转换奠定了坚实基础,如皋承南启北、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有助于其真正融入上海“1+6”协同发展大都市圈,对沿线镇区的经济转型发展也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一站,继续期待
我们家门前......
来源:如皋交通、如皋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