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地缘详解关羽“水淹七军”

0
分享至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地缘看世界】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73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73回 襄樊之战(中)

  庞德之后最先赶到荆州的并不是万众期待的于禁,而是在破袭马鸣阁道,让曹操得以从容北归的徐晃。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曹操自是能感觉到西线战事失败后,中线和东线将不再平静。除了调集各州地方部队支援合肥以外,徐晃在获得假节的殊荣后被派往荆州,入驻刚刚平定的宛城。

  徐晃抵达宛城后,南阳太守东里兖即南下樊城,以为前线大军协调物资保障工作。侯音据宛城谋反时,本来是扣住了东里兖。结果东里兖手下的功曹宗子卿曲意迎合,告诉侯音叛曹是顺民心,做的是大事。远近都会望风而降,扣住太守也没什么用处,自己愿意和他同心协力守城。而且现在看形势,等关羽到了曹操的救兵也不会到。

  结果侯音就真的把太守给放了。说起来倒也不是他心软,纯粹是因为杀了太守的确可能有负面影响。曹操的屯田令要求各级主官都重视民生,发展生产。选任派驻各地的主官,一般都因此官声不错,杀了的话反而会在民意上失分。上次马超在冀城就是吃了这个亏,不然也不至于人一出城,就把冀州给丢了。

  更何况宗子卿的大帽子给他戴上了,即是正义之师就得显得大度点。结果刚把东里兖放了,宗子卿这边回头就瞅准机会逃出了城,跟东里兖一起谋划夺回宛城之事。宛城原有的兵将都在侯音手上,所以宗子卿和东里兖就在城外从百姓中招募新兵,与侯音对峙,等到曹仁和庞德的援军到后,再一起攻破了宛城。

  为什么要交代这一节呢?因为徐晃来得急,并没有带什么人马。入驻宛城之后,手上能调度的大部分就是这些平叛时紧急招募的新兵,战斗力十分堪忧。不过人都是有用处的,就看你怎么用。后面我们会看到,徐晃是如何在襄樊战场上,让这些新兵发挥价值的。

  宛城是南阳的郡治,是整个襄樊前线的大后方。曹操急调徐晃入驻樊城的本意,是让他去稳住这个刚经历过大乱的中心城邑,给曹仁做个战略支撑。把新兵留给他,一是因为宛城当下不是前线;二是为抵御关羽北伐,整个荆州的兵将此刻都在向襄樊方向集中。比如当时的章陵太守吕常,就被调入襄阳城,并被委以襄阳主将之任。

  南阳博望人吕常是曹操南征荆州时归附的,原本应是刘表旧属。让他做襄阳主将,曹仁又到哪去了?答案是樊城。曹仁之所以自己不守襄阳,是因为关羽是乘船北上的,占据明显的水上优势。如果他自己守在襄阳城的话,关羽的水军一到襄阳城北,就会切断襄阳与大后方的交流通道。这样的话,襄阳就等于是一座孤城了。这样做倒不是说怕死,曹仁之勇在南郡之战中已经向世人充分证明。曹仁是整个曹魏中部战场的总指挥,不能将自己置于险地,如果再出现夏侯渊式的悲剧,那可真是太让人无语了。

  襄阳城中有吕常,樊城中有曹仁,樊城之北有庞德,宛城之中有徐晃。光有这些还是不够,大家翘首以待的仍是曹操从汉中撤出来的主力。大军开拔需要时间,等到曹操派出来的主力到时,襄樊之战已经打响了。被授命领军的是曹操最信任的非宗室将领于禁。这些人马由朱灵等七名将领所统帅,时称七军。

  有几件事情可以证明曹操对于禁的信任。前一部分说过,关羽是刘备唯一授予假节钺之权的将领,这项权力曹操也授予了一个将领,他就是于禁。而且于禁也是唯一从曹操那得到这项特权的将领。这个唯一不光是指非宗室将领,指的是所有的将领。考虑到刘备身边无宗亲相助,最信任的就是关羽,曹操身边有大把曹氏、夏侯氏的兄弟子侄,于禁能得到这项权力实属不易。

  于禁原来是跟着济北相鲍信的,身为诸董诸侯一员的鲍信,后来鼎力支持曹操坐上了兖州牧的位置,又为了救曹操还死在了青州黄巾军手上。鲍信死后于禁就跟了曹操,屡立战功。可以说在之前的内容中,于禁是曹魏诸将中出镜率最高的。曹操每次出征也是把他带在身边。不过于禁并不是因为跟曹操时间久,也不是单凭战功才获此殊荣的。

  凡事依律,执法严明才是曹操敢给他生杀大权的原因。曹操的军队在初期军纪是很差的,而且只奖不罚。基业初成后,对军队的正规化、纪律化则非常重视,比如大家熟悉的“割发代首”典故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于禁做过几件让曹操特别欣赏的事。一是曹操在宛城为张绣所袭时,青州兵乘乱抢劫友军。青州兵被曹操视为私兵,平时待他们十分宽容,其他将领都不敢管,只有于禁敢追上去惩戒。青州兵恶人先告状,于禁这边却不急着向曹操报备解释。认为这个关键时候敌军还在追击,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抗敌上,相信曹操是明主,谣言能止于智者。事情做得有理有力有节,事后曹操对这一做法赞赏道“虽古名将,何以加之”,直接认证为古今第一名将了。

  还有一件事之前也提到过,曹操在青徐两州的统治,主要仰仗于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其他人都还好说,泰山诸将中的昌豨却据东海郡屡附屡叛。最后一次曹操派于禁去平叛,包围了昌豨。于禁也是泰山人,昌狶跟他是旧友。见是于禁来了,遂再次开城投降。结果曹操这时候已经向全军颁布了“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命令。周围人的意思是把昌豨送交曹操处置,只是于禁认为既然已经有了命令,就应该执行。于是一边流着泪话别,一边还是把昌豨给杀了。

  事后曹操只能感叹昌豨命不好,落在了于禁手上而不是自己手上。其实这件事不光反映了于禁有法必依,执法严明,也说明他情商高。昌豨前后背叛曹操三次,事不过三,曹操怎么会不想杀他。只是青徐之事皆有赖泰山诸将,怕由此引发连锁反应。留着他只当是千金买骨。于禁就算是真想执行命令,大可把人送到曹操那,是杀是赦都是主公一句话,自己不用担责。阵前依律斩首,把锅背在自己身上,这是帮主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有法治观念,又懂得主公的心思,曹操一定要选个人树榜样没有比于禁更合适的。而且于禁不像李典是大族出身,军中没什么亲故,甚至因为执法过于严明,不太得部下之心。对于曹操来说,这却又是一个优点,不会因此而扶植亲党。当然假节钺这事倒不是说,曹操对于禁的信任度就会超过宗室诸将,但这些将领因为这层关系,在军中行事本来就无形中有特权。要是再假以生杀大权,怕是会更加骄纵,反而误事。不相信的话,关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跟于禁相比,朱灵就是个反面教材了。朱灵原来是袁绍的部下,曹操跟袁术打的时候,袁绍派朱灵带了三千人,与其他将领前去相助。当时袁绍势大,曹操客观上算是依附于袁绍。结果打完袁术、征完徐州后,其他人都回去了,朱灵却觉得曹操才是明主,主动留了下来。算起来朱灵跟曹操的时间也就晚个一年,并且还是在袁强曹弱的时候带资进组。后来每有大战,都能看到朱灵的身影。比如征张鲁那次,朱灵就和张郃一并为先锋在武都与敌人作战。

  朱灵立了很多战功,为人也很有大节。当时袁绍和公孙瓒相争时,公孙瓒的军队绑了他全家在城头,逼他投降。朱灵望城哭泣,却还是奋力把城拿了下来,导致全家被杀。不过行事却有点不太合曹操的胃口。曹操平定冀州后,曾派他带着五千从冀州征召的新兵去许都南面镇守,临行前告诉朱灵,冀州新附,这些新兵训练的时候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只是暂时成军,(背井离乡)肯定会心里不高兴,你为人过于严厉,一路上要用道理多加安抚,否则一定有变。

  结果朱灵并没有听从曹操的告诫,仍然按自己的方式管理这些新兵,路上果然生变。朱灵斩杀了为首的将领,然后写信向曹操解释,陈述这支队伍的过错。曹操亲自回信,信中的意思是觉得朱灵解释过多,没把差事办好。做上司的喜欢自己指个方向,下属就能自行把细节完善好。要是自己什么都不说,下属就能够揣度出自己想要什么,把事情办妥而且不张扬,那就更好了。曹操都教了朱灵方法,后者还是点不化。类似的事还发生过几次,曹操就失去耐心了。

  后来曹操实在忍不住,派于禁带了几十骑入营直接夺了朱灵的兵权,让他去做于禁的部将。于禁最后的军职是左将军,朱灵则是后将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两人都属于同一级别。这件事情相关人员的反应是“震服”,一是震惊曹操能做这样的决定;二是于禁执法严明,全军忌惮。用来他收朱灵的兵权,没人敢说个不字。把同级别的朱灵委身于于禁之下,曹操对于禁的信任可见一斑。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朱灵,曹丕上位后觉得朱灵挺好,比于禁有大节,又重新加以重用。

  把视线拉回到襄樊前线。此前庞德被曹仁安排驻扎于樊城之北十里之处,这倒不是说身为荆州前线总指挥的曹仁还在怀疑庞德的忠心。在城外扎营与城内守军互成犄角之势,本就是正常的战术安排。何况樊城不比襄阳城,当时只是个连县城级别都不是的军事据点,曹仁自己带了几千人驻扎,再也装不下这许多人。因此于禁的三万大军一到,同样被安排驻于城北与庞德合兵。

  然而正是这种看起来非常正常的战术安排,葬送了于禁和庞德的人马。时值八月,汉水在几次洪峰叠加之后暴涨,漫入汉水两岸。按现在的气象术语说,就是汉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要是于禁、庞德驻于襄阳城外倒还好,那里有岘山、阿头山等高地存在,无论从军事还是防水的角度,二人第一时间都会选择依山扎营。但樊城不行,樊城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都是冲积平原,出了这个范围才有些许低矮丘陵可供依托。

  这场洪水让樊城之外平地积水达五六丈高,关羽的军队是乘大船而至,水再大也不怕。驻守于樊城的曹仁,以及他留驻于襄阳的吕常,都有城墙保护。这些建于汉江之滨的城邑,本就有防水设计,一时也能抗得住。只有在开阔地带扎营的于禁、庞德,和他们那三万多人马面对洪水毫无抵抗之力,蜀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船开到樊城外面打捞俘虏。

  水淹七军,于禁、庞德包括东里衮等将领跑到周边的堤坝上避水。可以说,能够死中得活及时跑到高处的,都是有战马的人。只是这些堤坝本身业已被大水包围,成为了汪洋中的一条孤岛,又聚了这许多人,很快就被关羽的舰队发现。胜券在握的关羽并不急于登陆搏杀,而是命令军下乱箭齐发。

  危急之下,庞德披甲执弓领着大家与蜀军对射。庞德的箭法此前已经在关羽身上证明过了,可以说得上是箭无虚发。饶是如此,如此绝境还是很快摧垮了曹军诸将的意志。当时将领董衡、庞德的部将董超等人想要投降关羽,都被庞德一一收斩。按道理来说,这件事应该由在场官职最大,且假节钺的于禁来做。问题是从未面临如此境地的于禁,当下也已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关羽这边从天还蒙蒙亮,一直射到中午,也耗尽了船上所储备的箭只,见堤坝上的曹军仍然不降,遂靠岸登陆短兵相接。庞德知大势已去,对身边的将领成何说了一番话,至今听起来依然荡气回肠——“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我听说良将不怕死,不苟且偷生,烈士不毁大节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

  虽然常言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真在面临绝境,有时间和机会做选择时,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说完这番话后,庞德冲向敌军,越战越勇,气势越来越盛。然而水越来越大,没过多久曹军将吏包括于禁都为了保命而投降了蜀军。此时庞德身边只剩下一员部将和一名伍长(管五个人,属于最低级的军官),三人抢得一艘小船(应该是蜀军登陆时所用),准备乘船去往樊城。上船时三人还在堤坝上收集了弓箭带在船上,准备靠庞德百步穿杨的箭法抵抗追兵。

  结果水实在太大,小船没行出多远便自己倾覆,弓箭亦全部失于水中。三人当中只剩下庞德一人,抱着翻扣过来的小船漂浮在水面。这种情况下,庞德便是再英雄也只能被随后赶到的蜀兵所擒获。关羽虽然被差点被庞德射死,英雄惜英雄却是很想劝降庞德。关羽告诉庞德,他的哥哥已经在汉中了,我也想用你为将,为什么不早点投降。无论蜀魏,大多数人都认为庞德肯定会追随马超和他的哥哥入蜀的。但看过了庞德的心路历程,以及他这次在阵前表现的人,应该会明白庞德不可能投降。

  庞德已经在战场上向所有怀疑他的人证明了自己,此时投降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笑柄。被押入关羽帐中的庞德立而不跪,怒斥关羽道“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这段话我就不翻译了,大家自行从字里行间,体会当时的场景。

  见庞德不降,关羽终还是将庞德斩首。所谓“杀降不祥”,庞德不降被杀,看起来也于大义无亏,曹操、刘备都做过这样的事。只是庞德的旧主和哥哥都在蜀汉,战场上又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军人,关羽如果大度点,大可将庞德解送回成都,交由刘备和马超处理。不过关羽真要这样做,他就不是义气关羽了。这个义气,即是说他有大义,亦是说他会意气用事。而杀庞德这件事,后来也报在了关羽头上。蜀汉投降时,庞德的儿子庞会随钟会入蜀,借机灭了关羽全族。

  曹操听闻庞德身死甚为伤悲,自黄巾乱起,三十余年来死在疆场上的诸侯、将领不计其数,但过程如庞德般壮烈者还没有。悲痛之余,曹操当即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对庞德的壮举亦是敬佩不已,继位魏王之后不仅追赠庞德“壮侯”的谥号,而且给他另外四个儿子都加授了关内侯之爵,甚至还一人给了一百食邑。很多更高一级的列侯都未必有食邑,以关内侯之爵加食邑,不可谓不厚。

  于禁和其他受俘将领都选择投降保命,更加是彰显庞德之举的壮烈。看过了于禁履历的人,都不会相信于禁会背叛曹操。只能说这个前所未有的绝境,以及庞德的死让于禁真的感觉到了害怕。此前战场上虽有主将临阵被斩者,但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全军覆没,主将也有最大机会逃生。比如张郃败于宕渠于,全军皆为张飞所没,还能在十几个亲随的保护下回到汉中。于禁和曹军诸将当时面临的绝境,就好像在一架即使坠毁的飞机上。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个“上帝”在你最绝望的时候对你说了句: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不可苛责于禁太多,于气节来说却是有亏。曹操在听闻于禁投降后,感叹道,我跟于禁相知已有三十年,为何面临险境,反不如(刚刚归附的)庞德。东吴袭取江陵后,于禁落到了东吴手中。再后来曹丕称帝,东吴称臣,于禁和一众被俘曹军将领被送归魏国。别人尚可被原谅,于禁为世人嘲笑,晚景凄凉是可以预知的。

  曹丕是最见不得没有气节之人的,无论此人降的是自己还是敌人。在于禁拜谒曹操陵墓时,故意命人在陵屋画了“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后不久便羞愧发病而亡。如今曹操的高陵虽然已经被找到,但包括陵屋在内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曹丕加给予禁的恶谥“厉侯”,在史册中成为于禁永远的耻辱印记(厉、灵、炀等都是恶谥,比如周厉王、汉灵帝、隋炀帝)。

  视线接回襄樊战场。水淹七军,诛杀庞德,迫降于禁,并不代表襄樊战事完结。关羽还没有拿下襄阳和樊城两座城池。如果就此撤回去,虽是赢得了一场大胜,却于地缘政治层面无甚改变。于家大业大的曹魏来说,损失三万人马也算不得伤筋动骨。因此在安排人把于禁和俘虏的三万兵马解送回江陵后,关羽加紧了对襄樊两城的攻击,尤其是曹仁所在的樊城。

  于禁和庞德所率的援军皆没,已经进抵洛阳的曹操本来是准备自己去的。臣下的意见也是只曹操亲征方能解此危局。这事让桓阶给劝阻了。桓阶就是当日官渡之战时,劝长沙太守张羡归顺曹操,领荆南四郡与刘表对着干的谋士。曹操南下荆州时听闻此事,特意征召他入幕。桓阶的意思是,要相信曹仁和徐晃有死战之心。曹操现在作为王,应该沉得住气按兵不动,方能威慑对手,哪能因担心失败就去亲征。

  恒阶的意思其实是说,关羽跟曹操不是一个级别的,不应该为他就亲征。虽然樊城之外损失了三万人马,但这是因为天灾,并不会伤及根本。而且那边洪水还没退,曹操亲征风险还是挺大的。曹操听从这个意见后没有亲征,而是驻军于郏县东南的摩陂。郏县位于许都和洛阳之间,这样的话万一襄阳前线有失,可以根据关羽的下一步动向,选择回驻洛阳还是前救许都。不过襄阳前线吃紧,曹操觉得自己不去也应该派个人代朕亲临,这时曹操想到了曹植。

  曹植与曹丕争储这段公案,世人都已经很熟悉了。从曹操曾想以曹冲做继承人这点来说,曹操是倾向于立贤而不是立长。曹丕的文采能与父亲和弟弟并立,自是不差的。只是曹植文思更为敏捷,性格又更显坦然,曹操要更加喜爱,多次动了立其为储的念头。抛开那些见诸史册的宫斗情节不说,在曹丕德才并无大过的情况下,废长立幼始终是忌讳的,不信的话可以问下袁绍和刘表。因此曹操在两年前晋位魏王时,还是立了曹丕做太子留驻邺城监国,曹植则迁往洛阳,并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此后失宠的曹植便日渐消沉,这次命并无沙场经验的曹植领军前往,你说是曹操想让这个儿子振作起来也好,还是有再考察一下曹植想法也罢,总归是个机会。可惜的是,命令传达时曹植正借酒浇愁,喝到不省人事。不仅未能成行,更自此彻底失去曹操的信任。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地缘看世界
地缘看世界
地缘视角与大历史观
330文章数 204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