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9月17日讯(记者陈俊 通讯员赵万佳)利川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副所长杨蓥,战疫期间坚守岗位,还利用自己懂电脑的优势开发出“利川市出入人员信息登记表”小程序, 解决了卡口登记的大难题(楚天都市报曾报道)。
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杨蓥,是恩施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公安民警,从北京载誉归来后很快又投入繁忙的工作。17日,他向记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不辜负习总书记的嘱托、谦虚谨慎、不辱使命,当好恩施人民的忠诚卫士!”
甘当“钉子”舍家守“疫”线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要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疫情不退我不退!”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杨蓥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1月23日,阖家团年的日子。在汪营集镇的父母,把团年饭热了一道又一道,等着儿子、媳妇回家团年。天色渐晚,望穿双眼的双亲叹着气,只得和年仅10岁的孙女吃了一顿“有遗憾”的团年饭。
这一天,担负着值班备勤、社会面管控和战时防控的杨蓥,正带领民警完成街面巡查、卡点执勤、火车站值守等工作,忙得连给双亲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而怀有身孕的妻子张山花,系凉雾乡驻双井村公务员,也奔走在驻点村的防控一线上,进户摸排、登记、宣传防控知识,身子也快累“散架”了。“哪有时间,顾得及在乡下的公婆和细娃哟!”回想当初的情形,她满是歉意。
那段时间,正是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夫妻俩各自像“钉子”一样铆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城里呆惯的女儿,不适应乡下的生活,也不习惯天天关在家里的防控要求,时不时嚷着要回家,要爸爸、要妈妈。这可急坏了杨蓥的父母,想尽一切办法哄孙女开心。
“都是70多岁的人,还要为我们带细娃,吃这份罪,受这份累!”谈及家人,杨蓥满满的愧疚。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父亲满74岁,没能回去祝寿;怀孕的妻子劳累过度,生病倒床,不能守候照顾;甚至连女儿想我抱抱的要求,都无法满足……
筑牢“卡子”死守战“疫情”
“哪里缺人手,我就去哪里,哪里最危险,我就冲锋在那里……”杨蓥如是说。
2019年,利川市公安局选出21名优秀青年民警组成“利剑突击队”,担任应急处突工作。为了阻断疫情扩散,杨蓥和战友迅速集结,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以青年之名,执防疫利剑,坚守自己的阵地。
疫情防控开始以来,在执勤卡点、街面巡查、火车站值守点,杨蓥不分昼夜,多点间来回奔波,没有休息过一天。8个集中隔离观察点、6个医学观察点安保……他一人多岗,身兼数职。
正月初二是封城后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作为突击队员的他24小时坚守在执勤卡口上。在高速利川东卡口,冰雪打在脸上,雨水浸湿鞋子,登记材料被雪花覆盖,握笔的手指变得僵硬,这些都难不到他。
对欲进入城区的人员耐心做好劝导和劝返工作,杨蓥苦口婆心当好劝导员;对按政策送集中隔离的滞留人员,提供生活必需品,杨蓥不辞辛劳当好服务员;在医学观察点,他总是将布控值守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先期做好安全检查不漏一处,为被隔离人员提供绝对的安全保障。同时,每天与被隔离人员电话沟通,适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困难。严格按“三区两通道”设置要求执行,与医护人员协同配合确保内部不交叉。
在街面巡逻时,杨蓥保持理性、平和执法,通过反复沟通把握群众心理,依靠法律宣讲耐心劝导不按要求出行的人员。他的耐心、爱心,带动很多“闲逛人”主动当起义务“宣讲员”。
抗疫期间,杨蓥每天接触人数以千计,风险极大,但他丝毫不退宿。据统计,他共计登记检验车辆2000余辆、人员12300余人,登记保障物资运输车辆412辆,相关人员525人,清查宾馆酒店320家次、民宿160家次、出租屋630家次,发现转运疑似病人及发热人员126例。
善用“起子” 研发利器助防控
“您好,您从境外回来,请配合防疫工作。”3月30日,正在利川火车站开展人员查验的东杨蓥,对刚刚出站的邓先生说。
将邓先生的身份信息读入设备,“利川市出入人员信息登记表”的小程序立即分析数据,“涉及高风险区域,请注意”醒目的预警提示1秒之内弹出。邓先生国外旅居史一栏清晰显示他刚从伊朗回境,杨蓥带着邓先生通过专门通道出站,同时联系救护车将其送到医院体检并按规定隔离。
防疫期间坚守卡点2个多月,杨蓥自创“黑科技”,开发了一套“利川市公安局卡口查验系统”。原本要耗时50多个小时的信息登记,如今只需4个多小时就搞定。卡点拆除后,这套系统又在火车站派上大用场,还被推广到州内其他7县市及重庆万州区。
回想1月26日,利川封城,杨蓥便在高速利川东卡口执勤。
当时,每天面对大概1100名人员的信息查验、采集。“时间、姓名、身份证号、出发点、目的地、车牌号、同行人员、有无疫情高风险区旅居史、健康证明、通行证......”卡口进出人员基本情况都是采取手工登记,登记完成后,测体温放行。
时值寒冬,看着冰雪打在群众脸上,战友的登记材料被雪花覆盖,杨蓥特别心疼。查验完成后,当日值守民辅警还得将所有信息输入到电脑上,形成电子表上报。手工登记查验不仅耽误时间较长,加上手写错误率、信息采集不完整,还不利于后期信息上传、汇总。
杨蓥就想着,如果有一个程序只需要身份信息就能自动登记,匹配完成查验工作,实现动态监管,既节约时间又科学管控,还能为群众出入提供便利。有想法就要着手干,杨蓥便联合昔日好友,结合自身一线岗位工作经验,发挥自己计算机特长,坚持“信息主导、综合管控、数据盯防”的工作原则,自创研发了一个小程序“利川市出入人员信息登记表”。
这套程序上线后,不但减少了利川各边界、高速卡口查验工作量,节约了查验时间,还能让信息汇总一目了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