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4
年
09
月
13
日
那年 · 今天
曾仕强学堂编辑部
时间回到6年前,2014年9月12-14日,为期3天,曾仕强教授道统文化传承班第3期课程,走进山东淄博姜太公祠。
曾教授带领传承班众弟子,隆重祭拜先祖姜太公,并讲述姜太公的人生智慧。
今天,【那一年这一天】教授足迹专栏,让我们沿着教授的足迹,一起重温下那场荡气回肠的智慧盛宴,跟大家分享历史上第一位国师姜太公的人生智慧。
历史上的国师,姜太公是第一位。
相传在轩辕黄帝的时候有,但是那只是传说。姜太公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他封神,但是没有封自己。这给我们留下一个最好的典范。
其实,姜太公的一生给了我们很多了不起的启示,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总结起来有下面三点。
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向只提三点,不提四点。
1 姜太公是一位伟大的政治人物
老实讲,你是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什么什么家,都不稀罕,因为那不太重要。
中华民族一直是官本位。你把他选出来,他说了算,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样?再民主也没有用,这都事实。谁叫你把我选出来,算你倒霉。
只要是中华民族子孙,不管这个人留美、留英、留什么,只是拿学问回来而已,他不会改变他自己的。
我讲的不是批评谁,而是告诉你要接受,这是我们的道统。
中华文化自始至终就是官本位,君王是最高的领导,对整个兴衰的影响占70%。
我想我们现在讲这个话大家心里很清楚,政治人物的影响力很大。
姜太公是伟大的政治人物,这个是非常难得的。
姜太公的先祖叫“伯夷”,虽然是被黄帝打败了,可是只有宗庙灭了,宗族并没有灭。
我们从来不灭人家的宗族,伯夷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吕。可见,姜太公出身是“政治世家”。
他非常热衷于政治,为了寻觅明君,三进三出殷商跟西周。
姜太公的政治态度一句话就讲完:天下不是一人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共有的天下。
这就是“天下为公”,就是“大同”,也是我们现在极力追捧的“地球村”。
2 立功、立德、立言,姜太公集于一身
姜太公“立功”的方面,大家是非常清楚的——辅助。
我们用辅助,没有用指导,没有用辅佐。因为你有什么资格指导人家,有什么资格辅佐人家?
他只能帮助,谁能够让我帮助得上,能够配合我的要求的,我就帮助他。这个叫做“姜太公的精神”。
姜太公的第一个目标绝对是纣王,但纣王使他很寒心,直到他对纣王完全没有一点点信心,才转而辅助文王。
文王并没有完成这件事情,他的儿子才完成,所以叫做文武。帮助文武伐商以后,姜太公又奠定了后来齐国富强的基本。
就表示他既能当好臣,也能当好君,这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要守分,是臣的时候,要像个臣的样子;要做君的时候,要像个君的样子。
姜太公能成就这样的“大功”,都源自“大德”。
姜太公一生所受的那些挫折,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也因此才练就一身的功夫。
可是,他所有的动机都是为公,而没有为私。他致力于加强周西伯的德政,这句话很重要:以文治作为武伐的基础。
“以仁道取天下,不以私欲夺天下”,就是真正为全民,而不是为了选票。就这么一句话。
就像,“牧野之战”是诸侯伐天子,是臣伐君,是下伐上,这根本是不可行的。
可是,姜太公把它转变成“逆而顺”,这是“玄德”的具体表现。现在大家可以明白,为什么三国时代的刘备要叫“刘玄德”,就是这个道理。
姜太公“立言”的部分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叫《六韬》,有《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文韬》《武韬》论述的是修德行仁强国之本。《龙韬》论述军事的一般原理,《虎韬》《豹韬》《犬韬》都是讲军事的要领。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可以说,中国人的立功、立德、立言,姜太公集于一身,这是很难做到的。
3 “德、法、术”兼备,是成功大人物的典范
历史上,越有本事的成功大人物,越是兼具“德、法、术”三种特质,缺一不可。
那么,德、法、术,到底讲的是什么呢?
德,指的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行道有所得,即为德。
一个人有德重要不重要?不能说不重要,但是也不能说重要,像这种话现在的人很难听得懂。
请问各位,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说,人要靠自己,要靠自己的努力,到底对不对?
你如果认为对,那要小心,说明你太粗浅了,因为这种话谁都会讲,凡是谁都会讲的话就是没有价值的。
你光靠努力有什么用?那是基本条件不用说的。
就好像公司要应征人,所有来应征的人都是大学毕业,你要不要问你是不是大学毕业,那就是废话。
你应该这样问才对,为什么努力到最后没有成功的很多?就是因为德性不够。
从汉朝以后,社会普遍认为一个人只要道德好就好。我们之所以现在对道德很怀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因为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道德是起码的,是基础的,你有了道德,只能独善其身,还没有资格出来做什么事情。
如果你要出来做事情,就要有一套方法,还要讲一些手段。
手段也不见得是坏事情,你做事情要让人家的感觉很好,而不是说我保证我真的是为你们好,结果人家却感觉很糟。
所以,绝对不能说品德够就够了,品德只是起码条件而已,想要经得起高规格的检验,除了品德以外,要有“法”。
什么叫做法?就是要有一套制度。
| 山东淄博·传承班第三期课程
这套制度还不够,还要有一些术,比如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真的吗?当然是假的了,可是为什么要来这一套,它就是术了。
“术”就是一套艺术,一套技术,简而言之,就是策略。
比如,中国人打架的时候,会在开打之前先计算一番,有没有赢的本事,而不是打了才知道会打输。
西方小孩在外边跟人家打架,打到头破血流,回去大人会好好救治他,安慰他,那是西方人。
中国小孩子在外面打,打到头破血流,回来老爸二话不说,先打一个耳光。为什么?
我们在教训他,你打得过才打,打不过还打,被打成这样,还好意思回来,连我的脸都丢光了。
所以中国人不是不想打,而是先想打不打得过,打不过,后会有期,开溜大吉,先保住性命再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我们特有的一套民族艺术,极具智慧。
姜太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德、法、术”三者兼备,非常难得的,堪为表率,叫做“国体”,就是国家体面的代表。
他的德足以立风俗,他的法足以正天下,他的术足以谋庙胜。他就是这样一个移风易俗、匡正天下,文韬武略的成功大人物。
我们从姜太公的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
中华民族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就是公道自在人心。
所以,姜太公虽然封了365 位神,他没有封他自己,但是我们还是奉他为最高的神。他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本文内容:曾教授传承班讲述汇编
2020第五届敬天祈福来啦
2015年8月15日,曾仕强教授在济南南郊宾馆蓝色大厅飞天厅,首次提出组织民间敬天祈福活动,并确定活动三大宗旨:
一、国家民族兴旺,凡我炎黄子孙,不论身在何处,人人都有责任。
二、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得天独厚,获得天人合一的真谛,以敬天向天宣誓,做人做事,时时顺天理,凭良心。
三、自满清帝制结束以来,100多年,未曾敬天,今逢文化复兴,深感有恢复敬天的隆重意义,特此发起敬天活动。该活动纯为民间组织,绝不涉及政治、宗教。
自此,敬天祈福活动正式开始。
作为曾教授亟需传承的5大事业之一,敬天祈福已经走过了四个春秋。 由于活动的公益性质,前四届大典所需经费物品均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而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