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当年就算想投奔张作霖也来不及了,因为这位“玉帅”兵败后被困在了四川,等到他出川的1931年5月,不仅张大帅作霖早已经被日本人炸死,连少帅张学良都快丢掉东北了。不过话说回来,吴佩孚能够在北平定居下来成为一个下野的“寓公”,仍然还是得到了奉张的庇佑,因为那时候的平津华北一带,统归“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张学良管辖。
张作霖剧照
作为直系军阀的代表性人物,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可谓是“恩怨纠葛”多年,相爱相杀多次。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吴佩孚统兵大败张作霖,也就是《少帅》剧中张作霖怒骂七万头猪的那次,奉军败回东北自保,而吴佩孚的实力和声望则达到了顶峰,甚至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不过两年之后,一心入主北洋政权的张作霖卷土重来,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
这一回直军仍然以吴佩孚为帅,调兵三路拒敌,结果西路军冯玉祥突然倒戈杀回京师,软禁了直系大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一下子让山海关前线的吴佩孚处于腹背受敌的窘境,直军因此大败,吴佩孚从塘沽坐军舰逃离华北,北洋政权进入了张作霖时代。不过吴佩孚虽然在华北吃了败仗,但是在河南、湖北仍然有一定军力和势力,所以并未彻底败亡。
少帅剧照
在广州政府的北伐军誓师出征之前,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面对南方的威胁、以及共同对付北方冯玉祥国民军的战略需求,吴佩孚和张作霖“捐弃前嫌”再度携起手来。1926年6月28日,两人在北平会唔并重新达成联盟,同时制订了应对局势的作战计划。计划中约定直奉两军共同击败冯玉祥所部,其后吴佩孚南下进攻广东政府、张作霖追歼冯玉祥国民军,然后两人一南一北“平分天下”。
所以经过数年的对阵,到北伐战争前夕吴佩孚和张作霖其实又穿上了一条裤子,毕竟两人之间只有地盘和利益之争,而无信仰和“主义”的冲突,包括曾经与奉军刀兵相见的孙传芳,后来也特地到天津与张作霖会唔,这是由军阀的本质所决定的。然而就在吴佩孚以主力在河南与冯玉祥国民军激战时,1926年7月,北伐军从湖南大举出动开始北伐,首先进军湖北,以救援被直奉两军夹击的国民军。
吴佩孚剧照
吴佩孚无奈,只好赶回湖北迎战北伐军,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北伐军先发制人攻击吴佩孚盘踞的湖北地区,一旦直奉两军彻底击败冯玉祥,则吴佩孚定会调过头来先进攻湖南和广东,所以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也算是“先下手为强”。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铁军第四军在贺胜桥、汀泗桥等战役中连续击败直军,当老巢武昌于10月间也被北伐军攻占时,吴佩孚只能逃到了河南信阳。
北伐军并没有第一时间过江追击,因为内部出现了“宁汉分裂”,武汉国民政府的作战行动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吴佩孚得到了一点喘息之机。然而好景不长,1927年4月,武汉方面以张发奎、贺龙等部队北渡长江继续攻吴,而信阳以北的冯玉祥部队也发动夹击,吴佩孚根本无力抵挡,这时候想北上投奔张作霖也不行了,因为道路已被国民军封锁,老吴一看不好,率残部一路向西逃跑,最终逃进了四川。
吴佩孚剧照
吴佩孚投奔的是早年的老相好川军杨森,四川军阀早年混战时期杨森就与北洋政府关系甚好,所以跟吴佩孚算是旧交。然而当时的四川局势堪称乱七八糟,杨森的部队也是四处作战,于是吴佩孚率卫队数百人,于1928年初避至川鄂交界的云雾山,结果又被川军邓锡侯部缴械,吴大帅终于成为了光杆司令,在川军的监视下前往四川达州隐居。
国民政府二次北伐成功后,张作霖身死,张学良退回东北,吴佩孚成为了川中的“隐士”,其实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是老蒋不太放心,只怕这个颇有军事才能的玉帅在四川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因为四川实在太乱了。
张氏父子
于是在老蒋的严电下,四川王刘湘决定礼送吴佩孚出川,吴佩孚于1931年5月离开四川北上,11月到达北平,随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寓公”,张学良对其一边“监视居住”一边也给予了优待,这个直系军阀大佬就此彻底离开了民国政治舞台。
不过吴佩孚的民族气节倒是不亏的,1933年以后多次拒绝了日本人邀其出山当汉奸的要求,严辞行动非常决绝,日本人因此恨之入骨,1939年吴佩孚患牙疾赴日本医院治疗,终被谋害,年65。
吴佩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