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国之重器“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建成运行将满4周年之际,由黔南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黔南州社会科学院、黔南州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智慧黔南、人文社科”——弘扬“中国天眼”精神专题研讨会在都匀举行。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州社科联主席王芳同志主持。贵州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包御琨作指导讲话,中国社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射电天文台台长彭勃研究员、贵州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吴大华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天眼”精神的产生背景,如何提炼“中国天眼”精神的时代内涵、挖掘整理其当代价值,更好地服务当前各领域改革发展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与会相关人员也作了书面交流发言。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包御琨同志致辞
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州社科联主席王芳主持会议
黔南州社科联副主席蒙泽敏代表州社科联“中国天眼”精神研究课题组作研究情况汇报
据悉,“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历经20多年的选址、科研、立项、建设等艰难过程,于2016年9月25日竣工投入试运行、2020年1月12日正式运行,至今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在“中国天眼”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孕育出“开拓进取、勇攀高峰”“团结奋进、协同攻关”“追赶、领先、跨越”“登高望远、精益求精、勇于争先”等“中国天眼”精神,成为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点和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此节点上,大力弘扬好“中国天眼”精神,对坚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激发社会各界奋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胜利的斗志,增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各种挑战,坚定做好各方面工作的信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射电天文台台长、研究员彭勃作交流发言
贵州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吴大华作交流发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现场安全负责人、中国遥感委员会秘书长朱博勤作交流发言
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吴秀全作交流发言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黄勇作交流发言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大数据政策法律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罗以洪作交流发言
贵州省乡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谢孝明作交流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副教授陈涛作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黔南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黔南州社会科学院按照中共黔南州委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天眼”精神总结提炼、弘扬宣传工作的要求,成立专项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目前,课题组在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为了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汲取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智慧,深度挖掘“中国天眼”精神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深化“中国天眼”精神研究成果,为下一阶段的深度研究提供咨询协作平台,黔南州社科联与黔南州科协决定联合举办弘扬“中国天眼”精神专题研讨会,邀请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贵州射电天文台、FAST黔南平塘基地、广东省社科联、贵州省社科联、贵州省社科院及其他州内相关方面专家50余人与会参加研讨活动。该研讨会是今年黔南州社科联“智慧黔南、人文社科”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对下步黔南州社科联与相关方面就“中国天眼”精神的深度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今后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传承弘扬好“中国天眼”精神。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贵州射电天文台、FAST黔南平塘基地、广东省社科联、贵州省社科联、贵州省社科院及黔南州相关专家学者等5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编辑:罗春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