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不满意在普通门店简单试水“专星送”和“啡快”,在继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后,星巴克又在成都开出西南首家啡快概念店。将“第三空间”概念隐去,主打数字化和速度,为顾客和专星送骑手带来“简而不减”的星巴克体验。
那么,这个从表面上看和“瑞幸”十分相似的啡快概念店,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啡快西南首店于成都开业
去年6月,星巴克进行了业务架构的调整,将之前业务全部重组为两大业务单元——“星巴克零售”和“数字创新”。业务调整之后一个月,北京金融街便开出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
在经过一年多的试水之后,星巴克将目光转到了西南地区。
不同于传统门店,星巴克啡快概念店会提供快速指向“啡快”和“专星送”的提货柜,能够在客流高峰时段更快区分顾客与“专星送”小哥的进店动线。
无论是店内的电子菜单板、下沉式调味台、透明食品柜,还是啡快功能独具特色的取单口令,都仿佛代表着同一个字:快。
如果说普通的星巴克作为“第三空间”,让消费者在这里谈商务、做作业、写论文,那么啡快概念店就是瞄准“快餐”场景,消费者只能在这里做短暂停留。
是不是一切都看起来那么像“瑞幸”?啡快真的会是星巴克对标瑞幸的产物吗?
啡快会是下一个瑞幸吗?
去年北京啡快概念店开业时,就有不少网友吐槽星巴克嘴上说着不在乎,实际上却一直暗自和瑞幸较劲。那么,啡快会成为下一个像瑞幸那样的“新零售”咖啡店吗?
先说在品牌君看来的结论吧:不会。
瑞幸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它便捷,更大原因是便宜。每周固定的5折券、偶尔的3.8折券等,接连不断的低价诱惑,让消费者逐渐习惯上喝瑞幸。
但啡快只主打速度,没有优惠。打折是不可能打折的,“星爸爸”这辈子都不会打折的。办卡有优惠?对不起,有时间限制;攒星有优惠?对不起,星星不持续买咖啡就会失效。
也就是说,光从价格上来看,瑞幸和星巴克看中的根本不是同一个市场。
再来,是俩品牌本身定位问题。
瑞幸走“无限场景”路线,让客户想喝就喝,价格便宜,自提简便;星巴克倾向于办公和家庭之外的“厅堂”咖啡,重视体验。
所以啡快的诞生,是星巴克数字化布局、分化服务模式的表现。
与其说是星巴克想用“啡快”抢瑞幸蛋糕,不如说是星巴克在细分自己的赛道。
“啡快”模式值得被看好吗
“撇清”关系后,我们再来看看,“啡快”模式值得被看好吗?
如果但从“线上点,到店取”这一点来看,品牌君对啡快还是比较认可的。
毕竟,线上点单早已成了主流,喜茶、肯德基等品牌都在采用这种点单模式,既保证了效率,又让客人免于排队。
但是,直接开设的“啡快”概念店就不一样了。
星巴克的优势——“第三空间”,在“啡快”概念店是完全没有的。曾经的星巴克是约客户谈商务的好去处,但“啡快”并不能满足客人对空间的要求。
其次,星巴克的定位仍然是高端市场,在单价方面不占优势。“啡快”想要跑通快取店模式,不开发出一条新产品线出来,或许难以提高竞争力。
不过,“啡快”概念店目前还不多,星巴克也是在试错阶段。如果后续进程顺利,品牌能及时补缺,那么“啡快”或许就会成为星巴克进一步撬动下沉市场的支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