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张熹珑 摄影邹卫 通讯员邹井棋 李泽恩 “经过10个月驻港实习和广州港的师傅们耐心的传、帮、带,我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独立操作30米高的大型港口吊机,还考取了龙门吊专业操作证书,成为一名新的广州港人。”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普底乡跑马村的秦鹏,是贵州省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同时也是广州港班2017级的学生。他迎来了人生重要时刻,参加一场毕业即就业的“双重典礼”。
7月21日上午,广州港集团领导将港口工作服、安全帽、反光衣和刻有员工姓名的工作证郑重交到34名员工的手中,首批“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的34名贵州毕节贫困学生,经过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两年的理论学习和广州港技工学校为期一年的港口专项技能培训,正式毕业并入职广州港。
首批“广东技工·广州港班”学生正式毕业并入职广州港。通讯员供图
贵州毕节首届“广州港扶贫班”正式毕业。
创新“2+1”模式,校企联动共育高技能人才
2017年广州港集团在全省率先提出“智力扶贫”的扶贫理念,通过穗毕两地政府搭台,开始了对“校企合作”和“智力扶贫”结合新模式的探索,首次尝试引入职业教育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就业的扶贫总体思路。
2017年,广州、贵州毕节两市正式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合作项目,以常年举办“广州港集团班”为试点,面向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招生。据介绍,“广州港集团班”采用“2+1智力扶贫”模式,学生前2年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第3年到广州港集团下属广州港技工学校进行实操培训,毕业后考核合格,由广州港优先招聘到港口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扶贫政策,广州港集团设立专门奖学金,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
首批2017级“广州港集团”班的34名毕业生,他们将走上港口大型机械的操作等技术岗位。
“以前都没有见过这种大机械,现在向成为一名技术能手努力着。”毕业生秦鹏表示,如今父母年纪已大,也不可能出来打工,“现在正式入职广州港集团了,可以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同时,自己也从最开始的迷茫、自卑,到现在变得自信、开朗。”
首批“广州港集团”班的34名毕业生将走上港口大型机械的操作等技术岗位。
“智力扶贫”助力150户家庭脱贫致富
预计到2020年底,从入学、资助到就业“一条龙”帮扶特色的广州港集团“智力扶贫”造血工程,将助力贵州毕节包括深度贫困地区的近150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安心就读,广州港集团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学员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免费提供专业课程教材,为每届“广州港班”提供80000元/年的奖学金;免费为学生提供1次叉车、岸桥司机等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证机会。
同时,在学生转入广州港技工学校学习和考证期间,其衣食住行由集团承担。学生经广州港技工学校培训合格后,进入集团进行顶岗实习,期间享受不低于每月1500元的实习补助。最后是毕业后与集团签订就业合同的学生,对于未具备独立上岗能力的,保证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每月2100元;对于能够独立上岗的,工资每月6000元以上。
有了“广州港模式”的成功经验,广汽、地铁、雪松、广电城市服务、广药等国有民企,以及广州酒家、谷丰、仕馨等公司纷纷加入。目前毕节技术学院已开办29个订单班,招收学生1142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超过500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