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真实影像|《出·路》对教育的追问

0
分享至

“由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获取基于经济能力,购买力的分布不均,使得教育资源在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均的图景。《出·路》的故事,探照到这个图景没有覆盖的经验:一些人被甩脱、消失,一些人选择脱离和超越。”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受教育者之间划分界限,让成长经验成为魔方中互不邻接的模块。揭示问题和重新联结经验,是纪录片《出·路》的潜在动机。这是一部带有“典型报道”风格的纪录片,它从来自甘肃偏远山区的马百娟、湖北城镇的徐佳、一线城市北京的袁晗寒这三个代表性人物身上,揭示阶层、性别、城乡、东西部差异对于教育资源的再分配。


纪录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使折叠之处可见,而且让互不相识的少男少女的成长魔方,在纪录片的转动中连成一体,构成理解彼此的语境。极化的经验,在我们的头脑中遭遇,让我们看到,作为训导力量的社会观念在学校之中和学校之外,都在塑造着个体的生命形式。

《出·路》预告片(03:16)

马百娟:边陲启蒙教育的受挫


《出·路》的第一幕是2009年,农村女孩马百娟独自走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的上学路上。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马百娟已经12岁,才上小学二年级,已经错过了受到学校教育的最佳时间,输在了起跑线上。但东部城市的竞争意识和同样高密度的物质生活,还没来得及在边陲身体上书写压力和焦虑。镜头让我们看到赤贫女孩求学身姿中“饥饿”的动力:有力摆动双臂,小跑上学放学;用最简陋的画具(自动铅笔和草稿本)和没有任何章法的线条,触摸和涂抹自然,享受观察和创造的快乐。

为超越匮乏而读书 本文图片均为纪录片截图

“我想知道,云儿去了哪里;我想知道,风儿在说什么;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我想知道,什么藏在海底;我想知道,鸟儿怎样飞翔;我想知道,鱼儿怎样呼吸;我想知道,花儿怎样开放;我想知道,世界为什么这样神奇。”马百娟穿行在贫瘠的山上,在我们耳边朗诵这首名为《云儿哪里去了》的儿童诗。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诗歌的韵律驱动马百娟诵读和行走的节奏,义务教育则通过诗歌的语义,将旺盛的自我意识,植入边陲女孩的学习观:学习是为了回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育应该关乎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纪录片中的马百娟没有念出诗的下文:云儿到底哪里去了?

马百娟求职:鸡蛋撞高墙

农村家长制接管了缺席的学校教育。对于赤贫保守的农村家庭来说,女孩受教育是一种高额投资,父亲和兄长在15岁的马百娟身上看不到短期收益,要求她结婚生子,成为生殖劳动力。对于农村女孩来说,教育的不平等体现为性别的不平等,平等接受教育尚未成为伴随出生就自然拥有的权利,尚未践行自我意识的马百娟重新回到了灶台边。在镜头中,她是一个沉默和封闭的被观察者、被“绑架”者,夹在两个同龄孕妇中间,等待父亲的发落:“靠女婿着,就是这么个出路,没有别的出路”,以及纪录片观看者的审视。

被“绑架”的女孩

徐佳:城市新中间阶层的自律伦理


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市农村的19岁少年徐佳,也在翻越马百娟没有翻过的山。对于徐佳而言,学习并非为了发现和表达自我,而是为了“考上更好的大学”,于是两次高考落榜后,他决定第二次复读。对农村家庭来说,男孩通过教育找到出路,是一种更值得付出成本的赌博。高考是这场赌博的高潮和转折点,“逆天改命”的深刻晦义,反过来左右家长的教育观:要让儿子在城市劳动力金字塔中流动到更受尊重的知识劳动行业,为此,“爬在地上也要让孩子上学”。


纪录片借由徐佳的挣扎和焦虑,反思“知识改变命运”的个人发展模式,及其背后的城乡二元结构,如何激励寒门子弟向集中于城市的高等教育靠拢。高考制度被认为是在边陲和中心之间“唯一一个能够体现公平竞争的方式”,毋庸置疑,是一条从边陲到中心的出路。高三(23)班教室里,书堆中的徐佳埋头做题,表面的有序,与潜在激烈的自我搏斗构成张力:因为笃定,更输不起,恐惧变成身体无意识,“有一段时间整个人冒汗,手发抖,完全做不了事,完全做不了题”。

复读生徐佳:自律的演练

求职:竞争的视觉意象

故事的最后,母亲目送徐佳和新婚妻子告别乡土,静默的目光和渐隐的身影演绎着某种有关身份记忆的仪式:一个新的核心家庭诞生了,它走出农村、在城镇蓄力、在城市扎根、实现了原始积累,而这种笃定与自律的新教伦理,起源于乡土社会的家庭责任:“我爸走以后我发过誓,我要把大学通知书拿给他看”。


袁晗寒:个性化教育的突围和落网


教育的市场化与家长的自由择校权,将师生关系变成服务与购买的关系。超越体制教育的“出路”是否可行?纪录片在17岁的一线城市少女袁晗寒身上,思考这个问题。相比马百娟和徐佳,袁晗寒拥有脚本优势:出生在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北京和物质富足的中产家庭,优越的基础教育,似乎免于性别偏见和社会流动的压力。

马百娟与袁晗寒:匮乏与丰富的对比

自我开发:袁晗寒在南锣鼓巷设计和经营的酒吧

在纪录片中,家庭教育模式让父母取代学校成为权威,原生家庭成为经济和精神依附的对象。开发个性潜能的教育观,既给女儿赋能,也让她必须自己承担风险,这似乎变成了一种跟自由市场呼应的放任式教育:袁晗寒自主决定时间的分配,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表面的弹性和潜在的谨慎,带来如影随形的恐慌:“我会不会一直没事干?”


这种谨慎和焦虑,源于袁晗寒虽然跳脱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却又被无处不在的效率至上逻辑捕获。不仅老师的话言犹在耳:“你有几个16岁?”而且不断被妈妈提醒:时间要用来成为一个像音乐家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一样的“牛人”。


纪录片让我们醒来:在将自我劳动商品化的社会中,青春是被发明出来的东西,是每个人需要经营管理并借以增值的稀缺资源。不管是购买应试教育还是个性化教育,都是购买对成功的欲望,而开发自我的个性化教育只不过是一种更为奢侈的垂直产品。对个体潜能的崇拜越是自然而然,就越像是“失窃的信”一样隐匿地透露着社会经验的分化。


放任式教育没有可预见的制度设定,袁晗寒寻找出路的过程并不比徐佳容易。在社会版图中找到位置,既要避免试错的时间成本,也不能保守地停滞观望,因为市场和效率要求高度的流动。袁晗寒让自己必须不断地动起来,从德国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满世界瞎转悠,这是最好的选择”。


超越学校教育,并没有解决功利教育的问题。在流入劳动市场时,为了保存脚本优势,袁晗寒要在弹性制度中,让自己成为企业家主体,对自己敏锐地投资、扎实地监督,好让自我增值。在纪录片落幕的时候,已经23岁的女孩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创建“艺术投资公司”,加入2015年的“创业大潮”。


教育的出路?纪录片的追问


“出路”是一个悖论意象:主动寻找源于被动处境,被动的处境预示了突围的迫切和荒谬,这种荒谬在于西西弗斯一个人推石上山无法解决结构性的问题。如果出路意味着改变既有的状态,那么“看到”问题,仍然是找到出路的前提。


《出·路》让我们看到教育的问题,既有关政治经济结构,也有关文化。割裂来看,每个人的“出路”似乎都符合她/他的生活世界的合理性:高考对寒门子弟而言仍然是一种需要争取的公平竞争形式,制度教育仍然是一种有效率的路径,但如果把每个人的挣扎转动起来,可以看到“合理”的问题性:作为市场分配程序的教育,拉大了存在于性别、地域、经济上的差距。


由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获取基于经济能力,购买力的分布不均,使得教育资源在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均的图景。《出·路》的故事,探照到这个图景没有覆盖的经验:一些人被甩脱、消失,一些人选择脱离和超越。因此纪录片所批判的“教育”,已经超过了学校教育,更涉及到社会的因循、规范的驯化、观念的复制。在镜头细枝末节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场域中,用来训导生命价值的绝对标准构成的高墙,将寻找出路的人困于其中。


导演郑琼在文本之外给出的“出路”,是寄希望于个人的醒悟:“打破那些成功学,还有这个社会、这种权力文化带给你所有的枷锁。”打破的方法,在于对差异经验的表达、直面和碰撞:在拍摄中,郑琼曾经把袁晗寒的影像放给徐佳观看,就像影片通过平行叙事让我们看到这三个人的生命经验在旋转中产生联结,“看到”是醒来的前提。


(作者徐亚萍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


————————


“真实影像”专栏每次聚焦一部纪录片,试图从非虚构的影像文本中还原城市记忆和拍摄者的思想实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字母空砍26+11+8!拉文5次30+联盟第一,国王4人20+,终结3连败

字母空砍26+11+8!拉文5次30+联盟第一,国王4人20+,终结3连败

无术不学
2025-11-02 09:48:45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探史
2025-11-02 09:00:17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林子说事
2025-11-02 05:56:22
8个月前洪金宝还有点念想,冯淬帆这一走他的愿望彻底实现不了了

8个月前洪金宝还有点念想,冯淬帆这一走他的愿望彻底实现不了了

小娱乐悠悠
2025-11-02 10:52:47
陈道明“阴阳同体”!?

陈道明“阴阳同体”!?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26:09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通信老柳
2025-10-31 07:58:00
联盟第一!火箭128-101凯尔特人:数据揭示关键功臣!

联盟第一!火箭128-101凯尔特人:数据揭示关键功臣!

运筹帷幄的篮球
2025-11-02 09:18:40
九连胜+连续7场零封!这支阿森纳,比2004年不败之师更可怕!!

九连胜+连续7场零封!这支阿森纳,比2004年不败之师更可怕!!

听我说球
2025-11-02 10:38:08
阿森纳稳拿冠军!AI模拟英超最终排名,利物浦第三,曼联遭轻视

阿森纳稳拿冠军!AI模拟英超最终排名,利物浦第三,曼联遭轻视

祥谈体育
2025-11-02 10:33:09
你见过哪些惊为天人的神操作?网友:我愿称第一个小姐姐为天人

你见过哪些惊为天人的神操作?网友:我愿称第一个小姐姐为天人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1 00:10:10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胜研集
2025-11-01 18:30:20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巢客HOME
2025-11-01 05:10:03
中国EUV光刻机研究注定失败,再搞多少年都是徒劳,专利是拦路虎?

中国EUV光刻机研究注定失败,再搞多少年都是徒劳,专利是拦路虎?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1 03:35:39
粘贴复制式输球,福利局也不稳了,勇士输在哪里,科尔提醒也无效

粘贴复制式输球,福利局也不稳了,勇士输在哪里,科尔提醒也无效

体坛大辣椒
2025-11-02 09:53:06
郑丽文正式掌舵蓝营后,公布第三波人事任命,侯友宜系统再获重用

郑丽文正式掌舵蓝营后,公布第三波人事任命,侯友宜系统再获重用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01 14:56:02
见识过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吗?评论区:我等凡人只有五体投地

见识过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吗?评论区:我等凡人只有五体投地

夜深爱杂谈
2025-10-31 19:29:00
印度外资狂撤,莫迪喊口号,中国供应链却稳如老狗

印度外资狂撤,莫迪喊口号,中国供应链却稳如老狗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1 12:20:14
今天最后一天!浙江天气即将上演反转,气温跌破20℃……

今天最后一天!浙江天气即将上演反转,气温跌破20℃……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6:05:10
WTT法国冠军赛收官日!王艺迪单骑闯关冲冠,莫雷加德挑战勒布伦

WTT法国冠军赛收官日!王艺迪单骑闯关冲冠,莫雷加德挑战勒布伦

乒谈
2025-11-02 09:28:27
张勋的最后六年:远离政坛,生活阔绰,死后溥仪还赐谥号“忠武”

张勋的最后六年:远离政坛,生活阔绰,死后溥仪还赐谥号“忠武”

普览
2025-11-01 21:23:29
2025-11-02 11:40:49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4783文章数 50834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今年秋招季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有哪些?给26高考推荐专业

旅游要闻

北京香山等景区周末迎赏红叶客流高峰,地铁换乘站排队1小时起

手机要闻

红米Turbo 5再次被确认:9000mAh电池+100W闪充,能否接棒K系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