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同事的孩子6岁了,刚上小学一年级,脾气十分火爆,在学校见到喜欢的东西就抢,还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其他同学拳打脚踢。其实,这种现象有很多。记得前一段时间一位小学生因为和老师吵架,用头直接顶撞身怀六甲的老师。
儿童喜欢攻击别人,相信这是不少家长们都遇到过的问题。
那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会由哪些原因导致呢?
1、遗传因素
叶澜教授曾经提出影响人身心发展主要有二层次和三因素,其中遗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儿童由于受到了父母亲的遗传,在后天这种遗传基因不断放大,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欢打人,而有的孩子天生就很安静,这就是遗传对孩子的影响作用。
2、社会因素
人,既是自然中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人,社交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幼儿园或者小学中,孩子与同伴的沟通和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是有许多孩子的社交技能比较差,没有办法融入到其他小伙伴之中。在遭到其他伙伴的拒绝之后,孩子很有可能就会产生攻击性行为,选择用暴力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社交技能方面的缺陷。任由孩子这样发展下去,未来他甚至还会产生反社会行为。所以,社会因素的影响十分巨大,同样不能忽视。
3、家庭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家庭的教养方式可以简单地分为四种,其中对孩子攻击性行为影响最大的就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
孩子得不到尊重,家长包办所有事情,会使得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多半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孩子是可以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总是惩罚孩子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很深的伤疤。当孩子产生了攻击性行为,更有些家长不闻不问,没有进行干预,这使得孩子的行为得不到矫正。所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家庭教育也难辞其咎。
面对攻击性行为,许多家长都选择放任自流,或者选择以暴制暴的方法解决,这样只能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更加严重。如今,许多幼儿教育家都开始重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当我的孩子产生了攻击性行为,应该怎样做呢?
1、去除导致攻击行为的强化物
在询问一些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打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许多小朋友这样做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和注意。所以,很多情况下,孩子把父母或者老师的注意当做了强化物。面对这种孩子,我们应该在平日里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当他们攻击别人的时候不予理睬。这样,我们就移除了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强化物。
2、满足孩子的缺失性需要
马斯洛曾经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层次,其中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是底层的需要,满足之后就不再需求。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多的家庭多半是父母离异或者在外打工,很少关心和照顾孩子。孩子底层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外在表现就是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家长或者老师应该敏锐的察觉孩子的潜在需要。
3、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
要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就要让孩子有情感体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光讲道理,在情感上不触动孩子,这种矫正行为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小的。所谓儿童的共情能力就是孩子体察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引导儿童换位思考来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例如,当幼儿打了别人,就应该让孩子体验一下疼的滋味。当然这并不代表可以打孩子,而是可以让他通过回忆摔倒的疼痛等来体验别人的不舒服。再比如:孩子总是抢别人的玩具,作为家长就要教给他一些知识和方法。别人在玩玩具的时候,你如果也想和他们一起玩,那就应该和其他小伙伴来商量一下:“咱们轮流玩吧,你玩一会儿给我,我玩一会儿再给你”。同时,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让孩子体验到,“人家总是在玩,自己看着多难受呀!如果你总是玩,别人也同样非常难受。”在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小的情境训练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4、在孩子拥有情感体验之后,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
之前谈到的三点都是关于孩子情感体验方面的矫正。心理学认为,人的道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只有有了良好的情感,才会产生正确的行为。所以,当孩子拥有了情感体验后,我们接下来就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些矫正。
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家长不一定偏要要求孩子能按照行为准则达到要求。这是因为儿童的意志比较薄弱。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向孩子提出合理、具体的要求,也要耐心地鼓励。循序渐进地解决,让孩子在反复的实践基础上,将行为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攻击性行为,那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孩子的攻击行为的矫正,那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