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想成为优秀的人,背后一定少不了父母的教育,为人父母,又有谁不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更独立、更优秀呢?养育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结婚生子,过程中的艰辛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也正是从孩子踏进学校的大门开始,他们的人生道路也正式的开始了。
孩子进入校园之后,家长们每天操心的就不只是孩子的温饱问题了,关注更多还是学习,不知道今天老师讲的知识孩子学会没有?今天的作业会不会做?有时候也想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却生怕打扰了耽误了他的学习时间,就一拖再拖,导致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听到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会”,不管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这总是孩子的固定回答。
题还没看完就说“我不会”,这孩子是不是欠打?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生们的原本一个多月的寒假,延长到了两个多月,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难得放松的好机会,但却让千千万万位家长焦头烂额,特别是辅导孩子的作业,更是难上加难。
刘女士的儿子冰冰今年上三年级了,寒假里的冰冰几乎每天都要写作业,但是效率却一直都提不上去,刘女士很是着急,这几天,每次冰冰写作业的时候,她也坐在旁边监督,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刘女士发现,儿子每次做题的时候,看到题都会先苦思冥想一番,然后再用求助的目光着看刘女士,心虚的说一声:“我不会”。一开始,刘女士以为儿子是真的不会,就耐心地给他讲,但是后来刘女士发现,儿子直接跳过思考的环节,他看到题之后直接就说“我不会”。
刘女士非常生气,将儿子打了一顿,气冲冲地回屋了,冰冰爸爸刚好看到这一幕,就去询问妻子:“你干嘛发这么大火,他可能是真的不会,你给他讲讲不就行了?”
刘女士怒气冲冲地说:“他哪是不会,他是不想做,什么事都等着我帮他干,他连看题都没看,张嘴就是不会,我看他是欠挨打!”
孩子总爱说“我不会”,多半是逃避心理在作祟
当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这就是他的逃避心理在作祟。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更大的困难,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在家里有父母帮自己整理东西,在学校有老师能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自己根本不需要动脑思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性逃避的心理。
孩子的逃避心理,会带来哪些危害?
1、无法直面困难
当孩子养成了习惯性逃避的心理,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脆弱的,也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正是因为平时父母对于孩子的帮助过多,孩子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当经历风雨时,就显得那么弱不禁风。
2、变得懦弱,凡事只会依靠父母
父母总想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和懂事,但是在一夜之间长大也是完全不可能的,虽然过程比较漫长,但总有一天孩子要成长,这一天总要到来,越早开始,也是对孩子的负责。
总是依靠父母,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横,心中认为凡事都能靠父母,当有一天父母不再帮助孩子时,孩子就会感到非常不习惯,茫然而又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对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影响。
父母做好这3点,帮助孩子改掉这一坏习惯
1、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家长通常打着“怕耽误孩子学习”的旗号,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抢着做完了,这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错,家长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又怎么能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意识呢?
要想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父母首先要要求自己,给孩子创造机会,例如:在生活中,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叠衣服;自己的书包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才最能培养孩子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2、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每个成功的孩子,都不会是依附父母的“寄生虫”,独立自主是最基本的能力,能有自己的主见,有行动的方向,有一定的想法,也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独立自主。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就要先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做一件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心疼孩子,更不要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的帮助,恰恰是在害他。
3、引导孩子怎样去动脑
一般来说,孩子遇到的困难都是学习上的,生活中的困难很少,因此需要解决的困难都是需要动脑的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苦思冥想,或者是收到孩子的求助后,就立马去帮孩子解题,很容易就让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也就直接跳过了“动脑”这一过程。
当孩子遇到了难题,家长可以先鼓励孩子自己钻研,如果还是想不出来,就可以给孩子讲解一遍,等到完全理解后,下次再遇到这种类型的题,就不要再心软,引导孩子自己去做,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成就感。
在很多时候,父母的好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这一过程,破茧成蝶。如果孩子一直待在温室里,被父母保护着,那么永远也不会长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