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光照图,是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认识空间差异常用的手法,是这几年的高频考点。
高考地理题中给定的条件,往往隐藏着限制性的时间、季节要求信息,如何准确地提取信息,是我们经常困惑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基本知识点
1. 全球分成24个时区;150/小时,151/分钟;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2.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3. 区时规定全球各地以所在地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共同使用的时间,如:北京东八区以8*150=1200E的地方时刻为准
4. 昼半球中央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12:00
夜半球中央经线=0:00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6:00 (晨线与某纬线相交处为该纬度日出时间)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18:00 (昏线与某纬线相交处为该纬度日落时间)
5. 日出时间=12-L/2,日落时间=12+L/2,L(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6. 新旧一天分界线:0:00经线与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新一天的起点)
7. 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 南北半球天文现象对称,季节相反
9. 天文四季
中国传统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起点
欧美四季:二分二至为四季起点
气候四季:北半球: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10. 周期:恒星日、恒星年;太阳日、回归年;太阳活动周期;哈雷彗星回归周期。
11. 时期:三次社会分工、三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前后、二战前后、改革开放前后、地质年代
12. 夏令时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本为6点的调为7点),冬令时是在冬天把时间调慢了一些(18点调为17点)。
一、 时间(时刻)信息条件的提取
(一)、光照图、日界图上时刻信息条件的提取:
1. 光照图
(1)光照图的经纬网格一般有3种。
①极地俯视图:极点为中心,纬线为同心圆或圆弧;经线为放射线,相交于极点。应注意通过半球位置的确认来判读经度的值。一般顺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逆自转方向增大为西经。
②侧视图:纬线为平行线;经线为弧,相交于南北极点,一般向右增大为东经,向左增大为西经。
③方格状网格,一般横为纬线,纵为经线。高考题往往从上列三种中进行切割、变换。
⑵时刻条件提取:
因为赤道是大圆,晨昏线也是大圆,两个大园相交,其交点互相平分。
①赤道与晨线的交点的地方时是6点;
②赤道、昏线的交点的地方时是18点;
③平分昼弧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点(正午);
④平分夜弧的经线的地方时是0点或24点(午夜)。
任何一个光照图均可找出上述中之一,这里易出错的地方是晨线与昏线的区分。认识该点,应注意从自转方向入手,按自转方向由也入昼为晨线即日出线;由昼入夜为昏线即日落线。
⑶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夜长的关系:
日出时刻= 12-昼长/2 =夜长/2 日落时刻=12+昼长/ 2 = 24-夜长/2
注意:南北半球对应的纬度线,北纬(如40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0S)的夜长;北纬(如400N)的夜长等于南纬(如400S)的昼长。
2. 日界图:
①自然日界线:即24/0点所在的经线,按自转方向日期变大。
②人为日界线:即1800经线,是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按自转方向日期变大。
判断时注意思路顺序:
A、先确定自转方向;
B、引入已知日期确定180的经线位置;
C、确定0点所在的经线位置。这样,任一地点的时刻或任一时刻的地点都可以迅速确定。两条经线如果重合,则全球为同一天。
(二)地理现象所对应的时间信息
地方时 地理事物或现象 日出 太阳高度为0或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影子最长且朝西;一日中气温最低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若在赤道为6点) 12点 太阳高度最高时;物体影子最短时;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时(影子朝正南或正北);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处 13点 热带雨林气候区出现对流雨时 14点 地面温带最高或地面辐射最强时;热带雨林气候区出现对流雨时 日落 太阳高度为0或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影子最长且朝东;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若在赤道为18点) 24/0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三)时刻和区时的计算问题
1、时刻、区时的计算方法--画数轴、列竖式法
2、时刻、区时的转化--150/小时,151/分钟
二、 季节信息的提取
不同空间区域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半球季节变化差异也明显,通过对各地理环境季节差异认识,有利于培养好的空间观念,养成比较好的思维习惯,强化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季节信息提取的目的是判断季节的性质,以定冬半年(季)、夏半年(季)为主,终极目标是推定给定的条件是"1月前后"还是"7月前后"。
(一)来自天文的季节信息的提取
1. 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上的季节信息。
(1)公转的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认定来定季节。地球绕日公转时处于近日点即为1月初(北冬南夏)。处于远日点即为7月初(北夏南冬)。
(2)公转速度快慢的认定来定季节。地球处于公转快的位置时为1月初(北冬南夏);地球处于公转慢的位置时为7月初(北夏南冬)。
2.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信息。
(1)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时候为当地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的时候为当地冬半年;
(2)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 = 900 - (φ ± δ)。ф为当地纬度,δ为此时直射点纬度。已知条件代入,当δ前取"+"时为冬半年,即φ与δ处于不同半球,当δ前取"-"时为夏半年,即φ与δ处于同一半球。
3.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信息。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至日(夏半年),即北夏南冬;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为冬至日(冬半年),即北冬南夏。
4. 太阳升落方位的季节信息。
一般情况下,日出于东北、落于西北时为北夏南冬;日出于东南、落于西南时北冬南夏。
5. 昼夜长短的季节信息。
因春秋分时昼夜平分,故昼长于夜时为当地夏半年,昼短于夜时为当地冬半年。
具体如下所述:
A、昼长于夜或昼长>12小时为夏半年,即北半球接近7月,南半球接近1月;
B、昼短于夜或昼长<12小时为冬半年,即北半球接近1月,南半球接近7月;
C、日出早于6点(如5点),日落晚于18点(如19点)为夏半年;
D、日出晚于6点(如7点),日落早于18点(如17点)为冬半年。
6. 晨昏线的季节信息。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或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视为北夏南冬;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或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视为北冬南夏。
(二)来自地面的季节信息的提取
1. 气候的季节信息:
许多地区气候类型的特点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据此可以确定当地的季节。
(1)气温的季节信息:
①、太阳辐射--当地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当地冬半年是低温季节。
②、海陆热力差异--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当地夏半年,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为当地冬半年。
③、就我国而言:冬半年(1月前后),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南北温差大;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因素影响大。夏半年(7月前后),全国普遍高温;全国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东部等温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因素影响大。
④等温线的弯曲方向--陆地等温线向高纬突出为当地夏半年,陆地等温线向低纬突出为当地冬半年。
(2)降水的季节信息:
①当地以夏季降水为主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当地以冬季降水为主的只有地中海气候。注意:先判断其南北半球位置,否则答案将全部相反。孰记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分布区或代表性城市是应用此法的基础。
②位于沿海地区的冬季风,如果经过了海洋,会变暖变湿,经地形抬升后降水十分丰富,许多地区还多于夏季。如日本群岛的日本海沿岸(即里日本)、台湾的火烧寮、越南的长山山脉东坡、中国山东的烟台、威海等。
(3)灾害性天气的季节信息:
就我国而言冬半年常出现寒潮、暴风雪、沙尘暴、冻雨和雪灾。夏半年出现台风、暴雨洪涝、伏旱、梅雨、冰雹、干热风、内陆地区的干旱。
(4)盛行风的季节信息:
①风力(风浪):当地冬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差异也大,风力也较大,风浪也较大。当地夏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也小,风力也较小,风浪也较小。如英吉利海峡风力、风浪大的季节为冬半年。
②风向:在季风区,盛行海风时为当地夏季,如当东亚盛吹东南风,南亚盛吹西南风,悉尼盛吹东北风为夏季。盛行陆风时为当地冬季,如东亚盛吹西北风,南亚盛吹东北风;悉尼盛吹西南风时为冬季。在地中海气候区,盛行西风时为当地冬季。
(5)气压分布的季节信息:
①从数值来看标准大气压为1013百帕。
一般当地冬半年时大陆中纬度地带气压中心气压高于1013百帕时为高压区,性质属于冷高压,如亚欧大陆1月为西伯利亚冷高压(1036百帕);海洋上中纬度地区气压中心气压低于1013百帕为低压区,性质属于暖低压,如北太平洋上1 月为阿留申低压(1006百帕)。
当地夏半年时大陆中纬度地带气压中心气压低于1013百帕为低压区,性质属于热低压,如亚欧大陆7月为印度低压(996百帕);海洋上中纬度地区气压中心气压高于1013百帕为高压区,性质属于凉高压,如北太平洋上7 月为夏威夷高压(1026百帕 )。
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移时北夏南冬;南移时北冬南夏。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2. 水文(河水补给)的季节信息:
(1)我国河流的补给大多处于夏季。东部季风区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内陆盛夏高温季节处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期;东北河流春季为雪水补给季节;我国河流的枯水季节多数处于冬季。
(2)地中海式气候区,河流雨水补给期为当地的冬季。
(3)地下水、湖水补给河水的季节大多为当地的冬季(枯季);河水补给地下水、湖水季节大多为当地的夏季(雨季)。
(4)凌汛。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流在当地的冬季易出现凌汛。
(5)河口的盐度。一般而言,河口盐度偏高为当地的冬季,偏低为当地的夏季。地中海气候区的情况则相反。
(6)结冰期。河流结冰为当地的冬季。
(7)季风流。在我国南海,北印度洋洋流冬夏季节流向变换最明显,1月前后向南向西流即逆时针流动,七月前后向北向东流即顺时针流动。
3. 自然景观变化的季节信息:
植物生长发育受气候影响最大。植物景观变化,农事活动季节性明显,春花夏长秋实冬藏,冬夏季节变化分明。
(1)植物景观:当地的夏半年多数地区是植物生长旺季。冬半年多数地区草木枯黄。
(2)动物的迁徙:动物南迁北冬南夏;动物北迁北夏南冬。
在山地放牧的羊群在夏季往上迁移山腰,冬季往下迁移到山麓。如西伯利亚驯鹿由苔原带迁往亚寒带针叶林时是冬半年,为1月前后。
舟山渔场夏季为墨鱼汛,冬季为带鱼汛。山地雪线的上移为当地的夏季,下移为当地的冬季(同山地羊群的迁移)。极地冰川面积变大为当地的冬季,变小为当地的夏季。
极地海洋的浮冰增多为当地的夏季,减少为当地的冬季。坦桑尼亚热带草原羚羊、斑马大量北迁时,是7月前后。
青海湖鸟岛赏鸟的季节是春季(3-5月),因北半球大陆自南而北逐渐变暖,北迁的鸟在此繁殖。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鄱阳湖赏鸟的季节是冬季(10-来年2月),因水鸟类多在此越冬。
4. 农业活动的季节信息:
受当地的气候的影响,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多以果树和大田农作物生产为例认识季节性变化特点。
小麦:播种期在秋季,收获期(忙碌季)在春末夏初。如:华北收麦季节在5-6月(江淮地区冬种春收、华北平原秋种夏收、东北平原春种秋收);澳大利亚在11-12月收割。
油菜:我国江南的典型作物,是越冬作物,不与粮棉争地,腊肥施用于冬初;春暖时花开(2-3月)。
果业:苹果、柑桔收获在秋季;
蔬菜:茄果类为喜温作物,多在夏季;叶菜类为喜凉作物,多在冬季;夏季,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易落花落果,而北方光照充足,果菜生长良好,为北菜南运期;冬季,我国北方天寒地冻,为南菜北运期。
在春初换羊毛是剪羊毛的季节。(澳大利亚1-2月犁地,3-5月播种,5-7月给羊配种,8-9月剪羊毛,11-12月收获小麦。)
5. 其他季节变化特征信息:
黄淮海平原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盐分稳定。三峡夏季排沙、冬季蓄水。钉螺夏季水栖、冬季陆栖。南极科考观光是北半球的冬季,北极科考观光是北半球的夏季。对流层大气对流旺盛且厚度变大为当地的夏季,反之为当地的冬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于当地的夏季,冬季相对较少。
一、了解热点
1.中国使用夏令时的历史
1986年5月4日凌晨两点整,在西单的电报大楼,工作人员将顶楼报时钟的表针拨向了三点。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出了报时:“北京时间,三点整。”这是中国实施夏时制的第一个清晨,亿万中国人都把钟表向前拨了一个小时。从1986年到1991年的六个年度,除1986年因是实行夏时制的第一年,从5月4日开始到9月14日结束外,其他年份均按规定的时段施行。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夏令时开始;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夏令时结束。
2.我国停止使用夏令时的原因
由于我国南北温差大,东西时差大,全国又统一实行北京时间,因此,实行夏令时制在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收不到节电效果。而且,实行夏令时制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铁路运输等行业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根据这种情况,国务院决定,从1992年起暂停实行夏时制。各地区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日光、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
二、锁定热点
[材料一]2018年是美国实行夏令时100周年。夏令时在美国被称为日光节约时间(英文缩写DST)。美国联邦政府于1918年3月19日颁布“标准时间法”,首次推行日光节约时间,以节约煤炭。美国的夏令时从三月的第二个周日开始到十一月的第一个周日结束。夏令时期间,时钟调快一个小时。目前全世界约有70个国家实行夏令时制度。
[材料二]下图为美国本土不同地区实行的区时范围图。
[材料三]除美国外,目前使用夏令时的国家有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三、演练热点
1.实行“夏令时”对中高纬度国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原因是()
A.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B.延长白昼时间
C.充分利用光照,节约能源 D.改变正午太阳高度
2.当地夏令时间2018年3月12日17:00,纽约华尔街(74°W)股市收市。此时,北京时间为()
A.12日5:00 B.12日6:00
C.13日4:00 D.13日5:00
3.有关美国本土的四种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存在四种区时,是人为规定的
B.当使用夏令时时,四种时间就一致了
C.经度相同的两地区时一定相同
D.东部时间比太平洋时间早4个小时
【答案与解析】
1.C 2.D 3.A
第1题,让正常工作生活的节奏能和白昼长度吻合,充分利用光照,节约能源,白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因此选C项。第2题,纽约位于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当纽约为夏令时12日17:00时,北京时间为13日6时,但北京时间并没采用夏令时,应减1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13日5:00,选D正确。第3题,时区是人为划定的,区时的规定也是人为设置的,A项正确。夏令时是将钟表拨快1小时,四种区时时间不同,夏令时也不相同,B项错误。从图中看出,四种时间范围并不是严格按照经线划分的,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地可能属于两个不同时间,C项错误。东部时间与太平洋时间相差3个时区,因此东部时间比太平洋时间早3个小时,D项错误。
四、跟踪训练
1.有关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2小时
B.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C.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按理论区时来计时
D.中国领土最东和最西相差6个小时
2.已知北京的经度为116°21′E,且与兰州地方时相差49分44秒,由此可推知兰州的地理经度为( )
A.111°52′E B.153°10′E C.103°55′E D.128°54′E
3.下图是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此时伦敦的区时是( )
A.4时 B.16时 C.4时16分 D.3时44分
4.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1: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5.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轮船,从某年2月28日12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①2月27日12时5分 ②2月28日12时5分 ③2月29日12时5分
④3月1日12时5分 ⑤2月28日11时55分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与解析】
1.B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个小时;中国领土最东和最西相差5个小时。
2.C 从北京与兰州地方时相差49分44秒,可推算其经度相差12°26′,因兰州在北京西面,所以将北京的经度减去12°26′可得兰州的地理经度为103°55′E。
3.C 此时太阳直射在116°E,116°E的地方时是12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2时16分,即东八区的区时是12时16分,因此伦敦的区时是4时16分。
4.D 对三方最合适的时间,要尽量避开23:00—次日6:00的休息时段。当北京时间为21:00—23:00时,华盛顿为8:00—10:00,非洲约为14:00—16:00。
5.C 此题有三种可能情况:①轮船于2月28日12时起自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因此日期要减去1天,加之航行经过5分钟,所以时间为2月27日12时5分;②轮船于2月28日12时起自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因此日期要加上1天,加之航行经过5分钟,所以时间为3月1日12时5分(平年),若当年为闰年则时间为2月29日12时5分;③轮船不论向东或向西航行越过1800经线,但未通过日界线,日期没有变更,仍旧是2月28日,加之航行经过5分钟,所以时间为2月28日12时5分。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