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道光,原来你是这样的抠门皇帝?

0
分享至

导语:

说到道光皇帝,这是清朝皇帝中很不起眼的一位,“政绩”似乎就一直在“割地赔款”。除此之外,他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节(抠)俭(门)了,比如龙袍要打上补丁穿三年,比如吃饭从不见肉。但令人费解的是:一边在拼命节俭的道光帝,一边又下令将自己的陵寝修建的比乾隆和慈禧的还要豪华。这就令人有些困惑了。道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双重人格皇帝?节俭和铺张,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一:道光皇帝旻宁,是谁?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的撷芳殿,旻宁出生了,他是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亲为母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

此后小旻宁的人生还算顺遂,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他被封为和硕智亲王。随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庆帝在热河行宫驾崩,时间39岁的皇二子旻宁于同日继位,随即定年号为“道光”,其寓意为“大道光明”。

▲道光皇帝画像。

道光帝的节俭品格,很有可能萌芽于其爹爹嘉庆帝带给他的“缅怀先祖”教育。话说1818年,37岁的旻宁随爹爹嘉庆帝去了一趟盛京(今沈阳),父子俩大老远跑去老窝,是为了祭祖。祭奠完毕后,当晚两人就住在了沈阳故宫内。沈阳故宫说是宫殿,实际上其奢华程度完全无法与紫禁城比拟,为了“言传身教”,嘉庆帝特意给儿子旻宁展示了几件“传家宝”。

第一件,是一根破棍儿。嘉庆语重心长的跟旻宁说:“这是先祖皇太极用的手杖,你看多简朴啊。”接着又指着一双破鞋说:“你看这双破鞋子,扔到街上也没人要。用兽皮缝制的这双鞋子非常粗糙,开裂的地方还用绳子捆绑着。我们的先祖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子,给我们打下了江山。”旻宁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想着先祖创业时的艰辛,于是更加坚定了勤俭节约的信念。

一回北京,他就跟自己的妻子说咱们的房间里除了床铺桌椅以外,一切的东西都是多余的,全部搬走吧!于是,夫妻俩房中变得空荡荡。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个节(抠)俭(门)信念贯彻到了此后自己执政的30年里。

二:道光的节俭生活?

在这30年间,他是怎么做的呢?

道光皇帝刚一上任,就颁布了谕令,名曰《御制声色货利谕》,倡议三个点。

  • 本人身先士卒,带头勒紧裤腰带,过节俭日子,你们自己“看着办”。
  • 停止各省进贡,狠刹送礼风。
  • 停建宫殿楼阁,也就是楼堂馆所一概不再新建,杜绝工程腐败。

▲道光皇帝画像。

新君新风气,倡议书逐级传达,各级官员纷纷召开座谈会,积极讨论,官员们无不表示热烈拥护。作为带头人的道光帝,自然要身先士卒,做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我们来看记录。

事件一:凌晨四点的烧饼。

当上皇帝后,为了推行节俭,道光不吃御膳房的东西。每天清晨4点令宫中的太监出宫去买烧饼,一买就是一日份的量。为什么四点就要出发呢?因为烧饼店比较远,太监小跑出门打个来回就六点了,回来正好赶上皇上的早膳时间。买到烧饼后,道光就与妻子钮钴禄氏两人一起坐在空荡荡的房间中,一口烧饼,一口白开水,将烧饼吃完。

事件二:朕不吃片汤了!

常常吃烧饼,皇帝也会吃腻,于是道光开发了一道新菜式——片汤。每天他会让太监去宫外买一碗片汤,价值40文钱(折合差不多8块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道光爱吃的那家片汤店倒闭了,于是道光很惆怅。群臣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皇上,您虽然关闭了御膳房,但可以叫内务府的人给您开小灶做一碗嘛。皇帝一听,好主意!接着打听需要多少钱,内务府回复说:“修建新厨房需要花费六万两,此后的日常维护费大约是每个月一万五。”道光一听,一顿皱眉,朕戒了片汤!朕不吃了

事件三:一件龙袍穿一个月。

溥仪退位后领着每年400万的“退休金”,慈禧就更不用说了。而道光,硬是将每年的开支压缩至20万两。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清史稿》记载说:“道光衣非三浣不易”。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道光的龙袍不穿一个月是不会换的。是不是挺无语的?

▲道光皇帝画像,他可能是清朝最瘦的一个皇帝了。

事件四:缝缝补补又三年。

不爱换衣服,就导致了衣服的磨损折耗率很高,衣服有了破洞总该扔了吧?道光可不同意。皇帝要求内务府给他缝缝补补再穿三年。于是“上行下效”,这不皇上老穿打着补丁的衣服,做大臣的能穿貂吗?显然不能。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满朝文武皆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

每天的朝会,似乎就是大臣们比拼谁的衣服更破旧的展示会。由于“破衣服”成为了被达官贵人所追逐的“尖端潮流”,民间对于破衣服的需求激增,一时间“洛阳纸贵”,破衣服的价格甚至与新衣服持平,有钱还未必能买到。有些豪门公子实在买不到破衣服,只好将自己的新衣服剪个洞,再缝上补丁,好险好险,总算赶上了“潮流”。道光帝见此现象,龙颜大悦。

▲打补丁,在道光年间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不仅要穿,君臣们还要交流。据《清稗类钞》记载,有一天道光问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曹振镛:“你为何同我一样,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曹振镛可是个机灵鬼,回说:“皇上,新裤子太贵,打补丁反而更加节省。”听闻回答的道光很满意,于是继续追问:“你这裤子打补丁花多少钱?”机灵鬼曹振镛回答:“回皇上,臣花了七钱银子。”道光一愣,暗忖道:“他的裤子有两个补丁,才花了七钱,而我的裤子只打了一个补丁,内务府却要了五两银子!莫不是有诈?”

但他也不好意思发作,只是默默地回家要求自己的皇后学习女工,以后打补丁就再也不用花钱啦!

事件五:卖衣服的皇帝。

道光皇帝真的对于衣服有执念。有一次他翻了翻自家库房,发现库中存有大量历年各地进贡的衣料毛皮及各类摆饰,龙颜大悦。立即拿出来穿吗?不。他做了一个迷之操作——将这些“豪华大货”统统卖给了自己的臣子

臣子们叫苦连天,这些货是好东西,皇上让买,即使价高也得买,自己有钱,这不是事。但买了这些“豪华大货”的大臣们,敢穿吗?皇上穿补丁,我穿貂?嫌自己活得太久了吗?

三:道光为何要推行节俭?

道光皇帝继位之初,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经济局面,国家的财政储备余额就剩两千万两

▲道光厉害的爷爷乾隆大帝。

清朝经历了康乾盛世后,自嘉庆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只是到了道光这里,衰败已不再藏着掖着,而是浮出了表面。举例来说,乾隆年间生态环境很好,物价也不高,每年我们的乾隆大帝还能存下个八千万到一亿两。可是传到道光手中时,国库只剩下区区两千万两,况且这还只是账面上的数字,银库里真有没有两千万两,他恐怕连查的勇气都没有。而道光并不是很有才能的皇帝,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就只能“开源节流”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四:抠门皇帝为何建了两座豪华陵寝?

令人费解的是,虽然道光皇帝在生前的生活品质上各种抠门,但人家对于身后的陵寝慕陵,却没在含糊的!该花的,一分没少!

▲道光的慕陵是低调的奢华,修建费用高过乾陵和慈禧。

(1):东陵宝华峪:

刚开始道光将自己的陵寝修建在了东陵宝华峪。期间当然他也发挥了节俭精神,裁掉了许多不必要的建筑。比如裁减了宝城头、宝城内月牙碑亭,地宫内减厂起脊黄琉璃砖头,金券内的经文佛像、二柱门和井上栏杆,落矮了大殿举架,收小了石像生。感觉省了很多建筑,应该便宜些吧,然而并没有。由于其建筑形式、材质结构都独特别致,精美异常,结果造价更高。

想说折腾半天,总算建好了吧?可他不知何故废弃了已经建完的东陵宝华峪工程,改去住西陵龙泉峪了,于是再来一遍

(2):西陵龙泉峪:

在龙泉峪建设慕陵时,道光也裁剪了许多建筑,西奇妹就不废话了。但据统计道光的慕陵共耗白银二百四十多万两。什么概念呢?比乾隆豪华雄伟的裕陵多花了三十七万两。比慈禧穷奢极欲的定东陵多花了十三万两

▲道光的慕陵是低调的奢华,修建费用高过乾陵和慈禧。

为什么会这样?人家用木头的地方,道光都要用巨石雕成,不仅如此,牌坊上的瓦垅、吻兽、斗拱、椽飞、梁枋等构件,道光均要求以青白石料精心雕琢而成。这个工程对工艺要求精、雕刻难度也很大,石材更是名贵,花销自然就大。

其次,隆恩殿和东西配殿的木架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由于金丝楠木价格昂贵,开采困难,故别的宫殿多数只在重要的位置使用金丝楠木,例如雍正泰陵的隆恩殿,只有门窗、梁柱用金丝楠木,其他各处多以较便宜的木料代替。可道光不是,道光要“全豪华”阵容。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道光喜欢的是低调奢华。你看着就是一个普通的门,但人家内里却“别有乾坤”着呢。所以说道光虽然力求节俭,但抠门下来的钱,完全落不到百姓的手中,而是去了他的陵寝中。

西奇妹说:

▲道光皇帝,用爱发钱。

应该说道光皇帝看起来还是爱护子民的。比如他免了许多税收,哪里有灾赈哪里。另外他还推行节俭政策,杜绝腐败。但一边在推行仁政和节俭的同时,一边又花费大量库银以举国之力修建自己的陵寝,这所谓的节俭也显得比较“站不住脚跟”了。至于民情,他从不去实地考察。就比如他的臣子们,在朝堂上穿着打满补丁的破衣服,回了家,出了城,照样声色犬马,可是这一切他并不知道。

乾隆为什么要下江南?皇帝不走出去,都是纸上谈兵。

小妹想说:一个朝代的出路,走出去,才有路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参考材料:《清史稿》、《清稗类钞》、《御制声色货利谕》。

本文由西奇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思聪现身KTV,吞云吐雾心情不佳,女伴被指不如孙一宁

王思聪现身KTV,吞云吐雾心情不佳,女伴被指不如孙一宁

鱼真香综艺
2024-06-07 20:15:01
张兰撕开大S真面目:抢救不是因为生孩子!汪小菲的爆料被证实

张兰撕开大S真面目:抢救不是因为生孩子!汪小菲的爆料被证实

娱乐贴士站
2024-06-07 18:12:46
以前,穷还不要命,现在,穷真的就要命了

以前,穷还不要命,现在,穷真的就要命了

小怪吃美食
2024-06-04 21:41:39
四川“地头蛇”袁仲,夜总会起家,28岁成千万富豪,却被2枪打死

四川“地头蛇”袁仲,夜总会起家,28岁成千万富豪,却被2枪打死

安妮Emotiong
2024-05-24 20:06:07
十年来首次!美军准航母编队黄海开启军事演练,对华威慑意味十足

十年来首次!美军准航母编队黄海开启军事演练,对华威慑意味十足

娱乐白兔
2024-06-07 15:07:16
164万大学生!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

164万大学生!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

国民经略
2024-06-07 11:35:56
善恶终有报,34岁“无人敢娶”的宋轶,如今活成了一个笑话?

善恶终有报,34岁“无人敢娶”的宋轶,如今活成了一个笑话?

娱乐白名单
2024-06-06 14:14:14
刘嘉玲在法国乡村生活,摘樱桃烤面包生活惬意,每日素颜返璞归真

刘嘉玲在法国乡村生活,摘樱桃烤面包生活惬意,每日素颜返璞归真

一个人Yaya
2024-06-07 23:19:25
婚后生活不谐,老公居然帮妻子安排异性按摩,还主动腾出房间

婚后生活不谐,老公居然帮妻子安排异性按摩,还主动腾出房间

想养大熊猫
2024-05-08 10:15:01
三个女保姆伺候68岁土豪:虽然我们是保姆,但我们要干妻子干的活

三个女保姆伺候68岁土豪:虽然我们是保姆,但我们要干妻子干的活

户外阿崭
2024-05-31 13:29:47
噩耗!美国载人飞船突发重大事故,两名飞行员陷入危机

噩耗!美国载人飞船突发重大事故,两名飞行员陷入危机

慎独赢
2024-06-07 16:20:03
美记:马刺有意交易得到加兰 他们想给文班配一个有活力的控卫

美记:马刺有意交易得到加兰 他们想给文班配一个有活力的控卫

直播吧
2024-06-08 02:13:03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曾经年少
2024-03-05 11:38:53
不屈新科世界第二遭横扫,意大利人成法网赢家,辛纳确认战中网

不屈新科世界第二遭横扫,意大利人成法网赢家,辛纳确认战中网

网球之家
2024-06-07 12:57:03
爵士宣布提升贾斯汀-马祖拉为球队视频助理 其为乔-马祖拉的弟弟

爵士宣布提升贾斯汀-马祖拉为球队视频助理 其为乔-马祖拉的弟弟

直播吧
2024-06-08 03:17:04
柬埔寨正式官宣:8月开挖中国承建运河,美越坚决反对

柬埔寨正式官宣:8月开挖中国承建运河,美越坚决反对

十点军史
2024-06-07 12:50:04
他是国军中将俘虏,抗美援朝连提2招对付美军,毛主席:提前特赦

他是国军中将俘虏,抗美援朝连提2招对付美军,毛主席:提前特赦

猫眼观史
2024-05-16 17:20:40
三部门:7月1日调整新能源车车船税优惠

三部门:7月1日调整新能源车车船税优惠

商用车头条
2024-06-06 08:02:36
已有103名儿童因这种水果死亡!5大"危险"水果,夏季慎吃!

已有103名儿童因这种水果死亡!5大"危险"水果,夏季慎吃!

科学家庭育儿
2024-06-06 17:24:02
华为往事:1994年华为国际先进水平的鉴定结果,靠专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华为往事:1994年华为国际先进水平的鉴定结果,靠专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风向观察
2024-06-07 09:10:03
2024-06-08 05:18:44
西奇博物馆
西奇博物馆
历史旅行家,原创不易请多支持
184文章数 7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云南省镇雄县一煤矿发生事故致1死3伤 还有2人失联

头条要闻

云南省镇雄县一煤矿发生事故致1死3伤 还有2人失联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亲子要闻

新生儿,大学生,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数码要闻

曝苹果 iPhone 16/Pro 系列 OLED 屏再次由三星、LG 显示包揽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普京刚说完考虑"不对称"回应西方 俄核潜艇就将抵古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