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天才,在我们平庸生活的同时总是会有这样那样努力又天赋异禀的人行在世上。
就像我们在学生时期总是会有那么那样一个学霸一样,我们总是羡慕他们。
如何才能成功?
我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像他一样?
成百上千的问题堆积在一起,集合成了一句——我如何才能复刻他的成功?
于是,这个世界上成功学就出现了。
数不清的“成功人士”头戴光环为我们解答如何才能变得和他们一样成功。
尽管,有这样的多的成功学,却依然有很少的人成功。
成功难道真的只是特属于一个人的吗?
我们这一般人无论怎样挣扎都没办法变得优秀吗?
不是的。
我们不能成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把精力投入到别人是如何成功上面了。
爱因斯坦那句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的话已经用烂了,当我们长大之后已经开始学会了调侃,那百分之一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开始承认了自己的平庸。
在心理学领域用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来界定人类的智慧。
液体智力就是人类天生提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不可更改的天生赋有的,拥有了它就成为了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天才。
而晶体智力则是我们在通过无数的社会实践经历之后所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这样的能力是随着我们成长而逐渐成长的。
这两种智力没有任何的等级差别,只是一开始能让我们展现光芒的液体智力结束也是最快的。
据相关的科学实验显示,在25岁之后液体智力的发展速度就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
所以在25岁之后,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的理由推出因为我们天生脑袋不聪明而不能成功的借口。
又回到那个问题,我们这些一般人无论怎样挣扎都没办法变得优秀吗?
可以的。
但是成功这件事,没有捷径可走,就如同晶体智力发展所要求的,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和体验不断地锻炼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改变的能力。
有才能的人可能不会获得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一定有某一方面的才能。
这个时代并不存在真正的怀才不遇,时间会慢慢揭晓真相,到了时光的某一刻,只要坚持只要在不断地进步就可以获得与自己实力相称的结果。
此外我们可以借由前面的人走过的弯路给我们提示,当然我建议一定不要去看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
人的获得了成功之后,之前所有的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可能会被带上光环。
这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晕轮效应。
就如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他之前为了读书所有的付出甚至疯癫都成了笑料,但是当他一朝中举他的所有耻辱都会被人换一个角度看,都会当作“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见证。
而失败者的反省往往是全面而深刻的,因为人在失败之后,往往会具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这种感觉驱使着我们不断地去回忆,抠掉记忆中的每个细节,所有与失败相关的信息都会被挖去出来然后进行逻辑的整理和分析。
失败者的反思往往是沉痛而深刻的。
但可惜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喜欢看成功者的发言。
同样是考研经验分享,往往是考上人的帖子被大家关注成为热帖,而痛定思痛的人的深刻反思却鲜有人去看。
我们一直在渴望复刻成功,希望能够一步登天,但永远也不知道命运早就为我们这样的行为画下了失败的句号。
我们懵懵懂懂走向终点,只能惊讶又绝望的发现自己走向了死胡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