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淮安之行。淮安,寓意淮水安澜,是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运河之都”。
漕运总督署遗址公园的尽头就是中国漕运博物馆。博物馆向世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迹和历史,这里是游人必打卡之处。周总理故居、周总理纪念堂、淮安府署、镇淮楼和关天培祠、韩侯胯下桥、韩侯祠等景区景点都在老城区里,相距不远,可以安排在一起游玩参观。
漕运博物馆与其他的博物馆不同,主展馆在楼下一层。漕运是历代封建国家经济血脉,对于维持中央政府政治、军事、经济的正常运转有着巨大的意义。作为主管漕粮运输事务的漕运总督,与仓场总督、河道总督,共同构成了机构健全、管理完善、分工明确的国家漕运系统。
第三个展厅是漕政咽喉,也就是淮安厅。在淮安厅前,讲解员又调皮了,静态的玻璃影像门画面上有一名信使,快马加鞭前往淮安,有加急密函上报漕运总督。讲解员一声“圣旨到,速开城门”,大门徐徐打开。看着我们吃惊的表情,讲解员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在淮安展厅里,有一条复原的当年繁华的河下镇古街,古街灯火通明,买卖兴隆。
这里有一间酒家,里面热闹异常。博物馆讲解员带着我们靠近窗子,向里面“偷窥”。
运来,里面正在大宴宾朋。最新引人的是满桌的佳肴,讲解员介绍说,桌上是淮扬菜中的代表菜,并一一说明,如数家珍。
看桌上有软兜长鱼、大煮干丝、茶馓、蟹黄汤包、清炖蟹粉狮子头、开洋蒲菜、清蒸鲥鱼等等,这可都是淮扬菜中的经典。
淮扬菜系指以扬州府和淮安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扬州、淮安等地区。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
最有意思的是这道不起眼的开洋蒲菜。开洋蒲菜是以香蒲茎制成的传统名菜,为淮安特产,主要原料为蒲菜的根茎。此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笋之味,味鲜爽口,营养丰富。
大煮干丝是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为淮扬方干,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多种佐料的鲜香味经过烹调,复合到豆腐干丝里,吃起来爽口开胃,异常珍美,百食不厌。
清炖蟹粉狮子头肥嫩异常,蟹粉鲜香,青菜酥烂清口,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香。同时具有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健脾开胃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之功效,也是淮扬菜的经典菜之一。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我在淮安住在河下古镇的入口处,客栈老板还给我介绍过淮安的长鱼宴。淮安盛产长鱼,高明的厨师能用长鱼作主菜摆宴席,每天一席,连续三天,做出一百零八样,形式各异,味道不同,鲜而可口。想象不出这是何等的壮观?
清蒸鲥鱼是道古菜,同样是一道清蒸鲥鱼,淮扬菜不会如其他菜系那样,添加豆豉、蒜等调味,而纯粹以火腿片吊出鲥鱼的鲜美。酱油与糖恰到好处,春笋也入味,汁也调拌得体,既不会太咸也不会太甜。
待续,我在伟人故里淮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