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遗忘的战争:1592到1598年,大明将士在朝鲜血战日本人

0
分享至

中国明朝万历皇帝统治年间,日本入侵朝鲜,并准备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明朝)。万历皇帝派大军入朝参战,“抗日援朝”,时间为1592年到1598年。注意:中途有谈判和休战。

中国的历史称次战争为“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朝鲜或韩国称此次战争为“壬辰倭乱”;日本历史上称“文禄·庆长之役”。

这次战争,是“万历三大征”之一,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这次战争,让朝鲜王朝摆脱了灭亡的命运;这次战争,让战争的发动者丰臣秀吉劳而无获,最终一命呜呼。

一、丰臣秀吉崛起和侵略朝鲜的决定

万历朝鲜战争,始作俑者是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1537-1598),出身低微,但是为人有勇有谋。他先投靠织田信长,最终崛起于日本战国乱世。织田信长死后,经过一系列征伐和谈判,1591年,丰臣秀吉形式上统一了日本,初步结束日本多年的战乱时代。

(日本战国时代)

天下太平了,丰臣秀吉的心反而不平静。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己成为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当年打天下的老部下们该分地盘,安度余生了吧?麻烦啊,日本地方太小,怎么样算都不够分。这可难为了丰臣秀吉大人。

2、日本已经多年战争,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武士群体,这些职业军人数目庞大。解散?不好意思,这些人生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仗。什么经商,什么务农,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没仗打了,这些武士整天无所事事,咋办?

3、丰臣秀吉虽然“形式上”统一了日本,但是反对势力仍然存在。丰臣秀吉的统治并不牢固。那些不是自己嫡系的“大名”(诸侯)们,这些人表面上臣服,但是内心都心怀鬼胎。这些人该怎么收拾?武力解决肯定不是上策。

不好办啊!自己的老部下们该怎么分地盘?一大“波心怀异志的“大名”和他们身边的武士该咋处理?处理不好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啊。

(日本多年内战,国内大量装备西方火枪)

丰臣秀吉脑瓜子灵光一现:这些家伙要地盘?日本没有,可以去朝鲜和大明国要啊。

秀吉大人打定了注意:来来来,大家(不管嫡系非嫡系)一起出兵打朝鲜和大明。

二、日本侵略朝鲜

说干就干。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14万征伐朝鲜,当年4月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入侵朝鲜。这一下,整个日本的武士集团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丰臣秀吉也不是一介莽夫,他可是预谋有计划的,目标也不仅是朝鲜。

1584年,丰臣秀吉构思了一个扩张计划:先占朝鲜,再占大明并把日本天皇迁居北京,打下中国,最后进军天竺(印度)······

是不是有些眼熟?丰臣秀吉的侵略“蓝图”可谓是几百年后,日本皇军的原始版。

更离奇的是,1590年,丰臣写信给朝鲜国王,直言不讳说道:“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这口气也太狂妄了。

秀吉不是说着玩,而是真刀真枪去干,他觉得自己打了几十年的仗,谋略过人,手下又有一支能征惯战的军队,灭朝鲜打明朝问题不大。顺便说一句,日本侵朝部队真的是在国内身经百战,虽然派系不同,但是离开了日本,他们还真是团结一致。

(日军侵略朝鲜地图)

此时的朝鲜国力虚弱,政治腐败,政府上下对日本人的侵略毫无防备。日本虎狼之军打过来,朝鲜人节节败退。朝鲜国王和一般大臣只得寻求大明保护。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

大明帝国此时还是很有实力的,万历皇帝一声令下,明军出动,“抗日援朝”。

三、艰苦的明日战争

这场战争的过程曲折,总体来说,战况相当激烈。虽然中间有谈判和休战。注:1592年4月到1593年7月为第一次交战,1597年2月到1598年12月为第二次交战。

日军久经战阵,日本的战国时代也不是吹的,各大诸侯你打我我打你。虽然日本很小,但是一样打得热火朝天。

明军也是派遣的一些有实战经验的部队,其中主力是著名的辽东铁骑,一支让努尔哈赤等人都害怕的铁骑。

(明军、朝鲜军和日军血战)

一开始,明军战斗不利,原因一方面是明军兵力有限(明军虽多但不可能一下子动员起来进入朝鲜);另一方面是轻敌和朝鲜人的情报错误(朝鲜国王和大臣大多只顾逃命,有效的侦查和抵抗根本无从谈起)。

战争的主角是大明帝国和日本,朝鲜军队作用真的有限,拿得出手的就一个水军将领李舜臣。当然,今天韩国电视剧里,团灭日本侵略军不在话下。

名将李如松和大明援军驰援战场后,局势稍有改观。李如松久经战阵,有谋有略,率军经过苦战,收复了平壤。日军此时战线过长,遭遇失利。

但是之后的碧蹄馆之战,明军遭遇惨败。

原因有:

1、情报有误。朝鲜政府只要求明军快速进攻,收复失地,但是提供的情报要么垃圾要么虚假。总之,打仗朝鲜人不行,坑队友还是可以的。

2、明军战线过长,日军的战线此时反而收缩了,人数占优势,明军有些轻敌冒进。

总之,明军、朝军和日军在海陆上都激烈交锋,战争相当艰苦。

(战争进行得十分艰苦)

又经历了大小数战,短期内双方都吃不掉对方。明朝方面和日本开始了谈判。谈判相当有意思,明朝的谈判使臣和日本的使臣方面都“弄虚作假”,双方都说对方“愿意臣服”。最终真相拆穿,自然而然又是开打。

四、万历朝鲜战争结束,大明、朝鲜“惨胜”

1597年2月,丰臣秀吉出动陆军141490人,水军7200人,水陆配合再次入侵朝鲜。明朝方面再次出兵打击日本。

初期,日本人攻势凶猛,朝鲜仍然不敌(果然是软柿子)。

明军经过血战,逐步挽回一些局势。可是战争仍然胶着,日本人的战斗力果然有两下子,毕竟战国时期国内大打小打不断。好几次明军眼看要重创日军了,但是却没能扩大战果。例如,明军将领董一元率明军两万多人外加朝鲜军,攻打泗川城。日军仅有七千人。在明军猛烈的进攻下,日本军队渐渐不支。就在日军即将败退之际,忽然明军中大炮爆裂,引爆了弹药,引起混乱。日军将领岛津义弘抓住战机,攻击明军,明军在慌乱中败退。

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士气受到巨大的打击,开始准备撤退。其实这场战争丰臣秀吉本身也是准备“亲征”的,但是国内的反对势力(或者潜在反对势力)让他不敢离开日本。秀吉一死,顿感疲惫的日军再也不想撑下去了,日本人撤退了。

这场战争反映出了大明帝国的威严仍在(当然此战之后国力大大受损);日本人的战斗力让人不敢小觑(要知道这还不是真正完全统一的日本军队,算是拼凑起来的军队);朝鲜人的战斗力让人不敢恭维(估计只有李舜臣的海战拿得出手,陆战朝鲜渣的要死)。

虽然日本人是主动撤退了,但是战争毕竟结束了。可以说明朝和朝鲜方面取得了胜利。总有人说日本还能打下去,其实没有失败。请注意:大明和朝鲜的目的达到了啊,赶走了日本人啊。

这场战争被中国和日本遗忘了,或者不再引起重视。日本人毕竟出兵费力,劳而无功,不好再提。战争结束后几十年,明朝灭亡了,满清取而代之,自然不会“美化”大明。只有朝鲜人还牢牢记得这次残酷的战争。可惜搞笑的是:今天的韩国影视剧里,他们的祖先当年无敌的,一艘战船能灭掉日本的全部舰队。这未免太搞笑了吧?

万历朝鲜战争,是大明帝国最后的光辉了,此战之后,大明军队战斗力急速下滑。女真人崛起,成为大明帝国新的威胁。

(我是小林,一个历史领域的作者,希望我的文章您能喜欢,更希望您能关注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林品历史
小林品历史
历史的天空,智慧之星在闪耀
42文章数 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