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是累人的季节,一年两季,夏收小麦,秋收玉米和花生。农民在几天满是辛苦,收获下来都会瘦上几斤。每天早早起来开始劳作,不到天黑不回家休息。收获的季节,也是沉甸甸的喜悦,农民甚是欢喜,总是希望田地里多结一些庄稼。农忙在华北平原分秋天收获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种下小麦,另一个季节是在初夏,收获小麦,种植玉米一类。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夏收和秋收的季节,农村小学总会放假,所以我们不单有暑假、寒假、还有夏收假和秋收假,因为我们的小学老师家里也有农田,也要从事劳动生产。
小时候,每到收麦子的季节,总会全家出动,能够劳动的小孩要去田里捡麦穗,不能劳动的小孩,要放在麦场里,因为家里没有人照顾他们。最怕在麦子地里捡麦穗了,因为镰刀割下的茬子总是扎小孩子的脚,扎破流血,晚上还会痒。
家长有时候心疼孩子,就会让孩子在有树荫的马路上去捡别人家掉在路上的麦子。就会看到马路上全是走动的拿着塑料化肥袋子的孩子,等着路过的车子掉麦穗,有时候调皮的孩子还会拿着剪刀,找一块没人的地,坐在那里开始剪麦穗,但是这种行为是不好的。
在机械化之前,麦子是农人用镰刀一把把割下来的,冒着太阳的暴晒,手有时候会被麦秆扎伤,镰刀更会把不熟练的新农民割破。麦子割下后用板车人工拉到麦场来脱粒,用老牛拉着石磙来碾压麦子。一个收获季下来最少要一个月之后。后来有了三轮车,有了四轮车,开始有了半机械装置,不需要人工来割麦子,原来的一亩麦子需要两个人干一上午,现在四轮车带动的机械镰刀需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割完。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不用农民冒着骄阳,满身汗水的割麦子,只需要动动手把割下的麦子装上车运到脱粒机,进行脱粒。使得农民不再那么辛苦。在后来,机械的发展有了联合收割机,原先半个月的劳动,一两天就完成,只需要把麦粒运回家。
机械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农民受益颇多,至少在我亲眼经历看到的十多年农村生活中,感觉到了时代的发展,感觉在现代化之前的农民甚是辛苦,需要一把手一把手的把作物种植上,把作物收回家。而现在只要你想使用机械就不用动手,包括无人机打药,机械收获小麦和玉米,以及花生大豆。
即便现代农业现代化,但是仍旧是看天吃饭,因为在农忙时候,天公不作美,也会大大增加农业劳作的强度。2017年秋天的一场连绵秋雨,导致了机械犁下的花生,发了霉,许多花生从花生秧上落了下来,散落在田间,农民拿着桶,拿着袋子,在田间收散落一地的花生,满手泥土,也导致,花生在地里发芽。当时我在家就帮忙去泥地里捡花生。带着手套,蹲着身子,一中午下来,直不起来腰。却只收获不到五十斤对我花生,价值一百元,出去成本,不知道一中午的劳力会换取多少价值。
由于家里我们三个上学,尤其初中高中后,家里农忙时节几乎就是我爸爸妈妈两个人劳作,播种,打药,收获。工作后,每年十一回家帮忙,也没法减轻他们的辛苦,而是看我们回来,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希望在家里能够吃到外面吃不到的美食。辛苦的农忙,换来的不一定有办公室白领一个月的工资高,但是仍旧爱惜粮食的把每一粒散落的玉米花生捡到袋子里。农民辛苦一年的汗水,凝聚在每一粒种子上。种下的是来年的希望,收获的是一年的辛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