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时代在不同时间节点赋予它们不同的使命。
人们并不理会它们的使命所在,只是根据自身好恶对其产生不同情愫。
当它伸张正义时,你为它击掌叫好;
当他助长不正之风时,你也会扼腕叹息。
金融行业的信托,就是如此!
01
中国第一家信托是中信信托,由“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先生创办于1979年,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
中信信托作为信托行业的一面旗帜,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引入大量外部资金,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恢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立立了大功。
信托就像机器猫的“魔法布袋”一样,把社会闲散资金吸收过来,然后把这些资金变成高楼大厦、地铁桥梁、医院……
信托与房地产的结缘始于2003年。
那一年,央行收紧房地产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条件;此消彼长,房地产企业瞄准信托业融资,信托规模开始膨胀。
当房地产成为劳动中国经济“龙头”时,信托给予房地产资金支持,就相当于支持中国经济。
而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产业转换关键期,国家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字打头——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态度明显。
房地产企业与信托业的友好合作之路似乎走到尽头。
5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23号文”,严格金融机构违规向房企融资。
金融机构面向房企融资是否违规的标准在于“432原则”,即:4证必须齐全;地产类项目总资金的30%必须来自融资方;融资方至少拥有2级以上开发资质。
再一次把矛头指向房地产信托业务!
然而,总有信托公司愿意铤而走险,银保监会也乐于开罚单。
今年以来,各地银保监局针对8家公司已经开了14张罚单。
02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青黄不接期,资管新规后的金融业也处于拨乱反正期。
“资管新规”的一个核心规定就是“去刚兑”。
不巧的是,信托历来被普通老百姓认为是刚兑的代名词。
当然,伴随着一些信托公司的出事,人们普遍也认识到,信托公司的收益权7-9%之间,但是拿这个收益也是有风险的。
房地产信托作为集合信托中的重磅戏,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房地产信托在集合信托规模中一直具有首位,截至2019年1季度末,房地产信托规模达到2.8万亿。
这些投入房地产行业中的资金,若不进行合理引导,会对全国房价的走势形成冲击。
03
下面,我来谈一谈对于房地产信托融资受限制的认识:
1、经济的转型是一个过程,信托业的转型也需要过程。
对于当前信托市场中的存量资金要进行合理引导,同时引导更多的信托资金用于与新经济相关的基础社会建设上来,如5G基站,氢燃料基站等。
2、丰富国内资本市场,让老百姓储蓄资金安全投资的渠道不断增多。
中国居民的储蓄增速一直在下滑,但是老百姓在投资市场上踩的雷也不少,各种资本骗局使得民不聊生。
房地产信托的收益率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再加上本身有国家信用做背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开放新的投资品种,让老百姓的投资选择更多,特别是加强股票市场的合规建设。
3、投资者对于刚兑的“需求”还是根深蒂固的,投资者教育之路还很漫长,但是这条路要一直走下去。
就像垃圾分类一样,刚开始大家都不适应,再过上3、5年大家就会觉着还是垃圾分类好。
房地产信托作为能够提供抵押物的投资品种,使得投资者趋之若鹜,这种心态需要改变。
4、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可以尝试加速落地。
Reits作为一种投资组合资产,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之下,可以获取稳定的收益,Reits基金在中国的迅速落地,可以培养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意识,同时可以满足投资者稳健收益的需求,更能让投资者对于该基金进行理性筛选,合理评估,这样在房地产市场也可以有效抑制房地产泡沫膨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