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hawn Tang
编辑 | 逸博
现在的办公环境越来越讲究人性化,而同事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轻松自然。
但是,这种环境中常会出现一些不专业的行为,而当事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行为本身与办公室有没有休闲茶吧、是否会设置员工游戏室无关,它只体现出一个职场人有没有足够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在踏入社会、职场或者某个具体的办公室前,可能已经有人告诉你要避免一些问题。比如办公室恋情、私自取用公司物品,上班时候做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些基本上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做。
但有些事情却不一定这么明显。它可能只是一些日常习惯,在生活中看起来也很正常。但是在职场上,有些会让别人评价你够不职业;有一些可能在某些公司没有问题,但到了另一家公司就触碰了红线。作为职场人士,自己保持职业水准的意识一定要清楚。
下面是11个不职业的行为,却常被忽视,不妨对照检查一下。
1. 评论其他同事的长相和打扮
无论这些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都会把同事放到一个尴尬的位置。比如说:『你这件衣服真好看,我好喜欢!』,或者『兄弟,这钱花的真值!』这些话,可能在当事人心里未必是恭维。
在办公室,就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即使真的忍不住要赞美,那也应该是工作之外休闲时做的事。
2. 谈论不适当的私人问题
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固然重要,但不是分享更多个人生活就会变得更亲密的。尤其是在国内的环境,有些同事很容易就混淆了友好同事关系、朋友和私生活之间的界限。
有些问题,比如周一刚上班的时候问『周末过得怎么样?』是可以的,但如果问『周末和谁约会了啊?』就过于涉及隐私。另外,政治、宗教一类的话题,也应该避免。
3、挑逗同事或者和同事开所谓『无伤大雅』的玩笑
每天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比家人还多,就很容易出现这类问题。不管团队气氛多好,队员多开放热情,开不适宜的玩笑和挑逗同事都是大忌。
首先上司看到这种情形,自然会认为你工作不专心;其次你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无伤玩笑的结果,会不会给当事人造成困扰和伤害。更别说在办公室里,有些流言的速度赛过超音速飞机。
4. 任何时候都机不离手
手机、网络让各种各样的事情快速地充斥进我们的生活。你的朋友圈和微博可能永远在不停刷新,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整天都在手机上,工作上的事情自然就会被忽视、耽误。
办公室里其他人包括上级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尽管他们可能不明说,但请相信他们会记得每一个开会时只会埋头在下面刷着手机的名字。
5. 分享特别私人的感受
所有人都会有一些很私人的故事,比如家里出状况,两口子感情出问题等等。如果这些影响了工作,你可能需要和上司坦诚。但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同情、关注让全办公室的人都知道。
分享这些事情和分享心灵鸡汤一样,不管有毒无毒,都可能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办公室不是适合分享个人情绪的地方。
6. 没有保持私人距离
很多办公室都是开放式的,大家都坐在一起。但是你是否注意到个人的边界呢?
私人物品的摆放要尊重别人的空间,公用物品的使用要及时还原。特别是和同事有肢体接触时,不要过于大大咧咧。你不知道同事对有些肢体接触的反应,保持距离就是保持尊重。
7. 在私人社交圈吐槽工作和老板
互联网就是这么神奇的存在。
如果有什么东西不想被别人看到,特别是老板看到,就算他不在你的朋友圈,也不应该发。这样一是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二是彻底划清工作生活的边界。
8. 遇事总是有借口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有些事情会让你遇到麻烦。偶尔因为堵车、闹钟坏了迟到,上级当然可以理接。但如果常常如此,回回有理由,则会给造成很坏的印象。
把责任推给被人,或者让别人觉得你对错误满不在乎也是同样的错误。在办公室一天,就得承担一天的职责。
9. 不收敛的自己的情绪肢体语言
还记得上次在办公室翻白眼是什么时候吗?
在开会或者讨论中,如果别人的发言让你感到无聊,千万别有意无意地做出表达不满的肢体语言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会看到和知道你在传递什么样的态度,负面的肢体语言和当面怼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类似的:咂嘴、叹息声、打哈欠和这种嫌弃的白眼都一样。如果对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首先应该先把自己摆在正确的团队成员身份上,然后,再选择正常的沟通交流方式表达意见。
10. 传小话
办公室里的流言蜚语,不管觉得多真实,多可靠,都不应当把自己变成传播链上的一环。创造一个和谐、健康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个团队成员的责任。
传言很容易引发办公室的小团体、办公室政治。很多人讨厌这些,但却忘记自己可能无意中就是推进剂之一。
喜欢传话的人,还会给同事造成你不可信任的印象。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共事。
11. 称呼同事的外号
有很多人喜欢用外号称呼同事,表示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
但是,在办公室场所称呼任何人的外号或者昵称都是不职业的行为。它包含了太多的个人情绪,会影响工作判断与决定。如果办公室里有任何事情发生,你判断和处理的公平性更难得到别人的相信。
维持友谊不需要在办公室,就事论事、公平与尊重才是职场需要的特质。
社交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有时容易混淆我们生活与工作的边界,看看这些行为,你中了几条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