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认为海军小哥哥们钻进潜艇中去深海遨游的瞬间都特酷,小时候没概念,不知道潜艇的作用原理,以为靠着阳光就可以为其开路,了解之后才发现被啪啪打脸,阳光涉及到200米之内的范畴都叫光照层,200-1000米内称之为弱光层,再往深处就是黑暗层了,不管什么光都是无法穿透的,对于一个几百米长的大家伙来说,探照灯简直是多此一举,等发现障碍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既然看不到深海的情况那就不需要设置窗户这种东西啦,所以潜艇全身都采用了特殊材料制成的厚钢板,可以抗住水下极强的压力,黢黑的海底环境中,海军们是凭借什么判断才使得潜艇自如的在海底游走呢?
现代潜艇判断的主要依靠还是声呐雷达等设备,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海图做出综合评断,及时判断敌情,声呐的采取范围也限于200米以下,潜艇进入了弱光层,灯光照射的范围受到了限制,这时候声呐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声波在水中的传播效果非常好,潜艇声呐的使用方法和往常不太一样,一般是主动产生声波,靠反射回的声波判断距离和物体,但是作战潜艇很少自己发声,这样的动作只会加快暴露自己,从而让敌人找到自己。
当潜艇处于半潜状态时,光照层还是可以看清一丢丢路线的,阳光会穿越海水将潜艇周围照亮,在这种环境下,潜望镜是完全够用的。剩下一种是磁探测器,因为不适合主动发射声呐,所以磁探测技术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了,它既不会暴露自己位置还可以探测到异常信号,海军们依靠它就可以清晰地区别方向,避免事故发生。
三种工具能帮助舱内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准确的判断,水下的很多情况其实很难预判,因工作性质也出现了消息滞后的情况,不能与外界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这也使得它的作战性能大大下降,一般执行的任务都属于监测和侦查。现代潜艇虽然全身布满了摄像头,但也只是为了监测自己,感知的主力军仍旧是声呐,两万公里外的一点爆炸波动都能及时感受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