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近日,全国各地的商场超市这一幕频频上演然而消费者却不知背后隐藏了一个个抽奖骗局!
在一家珠宝工艺礼品店,央视记者选购了一件纪念品,并获赠4张奖券。没想到竟刮出一等奖,销售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可以免费拿走一到三件珠宝。
图片来源于广州日报
然而,当记者挑选了一件标价5830元的金和田玉挂件后,销售人员却突然改口,要记者承担18%的鉴定费。
在缴纳1049元后,销售人员又热情地让记者戴上象征好运的红绳。
以1049元的价格拿到原价5830元的首饰,让消费者感觉自己赚到了,但实际上,抽奖柜台标价几千到上万元的玉石饰品,在珠宝城的批发价竟只有几十元到一百多元。
下面属于真实案例:
在一家众多游客的、名为“黄龙玉博物馆”购物店的休息室里,一位陈姓的“富二代”说,今天来到销售现场是他父亲对他能力的一个考验,如果表现不错的话,就有可能继承到30多亿的家产。
为了测试游客对自己的信任度,这位陈先生从柜台里拿出一个标价2880元的饰品,从300元开始叫价,涨到900元时只剩一位阿姨。这时陈姓青年突然煽情起来。
2880元的饰品只卖39块钱,这简直相当于白送,游客们的热情被点燃了,陈姓青年也趁热打铁,直接使出了激将法——在纸上写了999这样一个数字,紧接着说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话,意思是希望大家信任,帮助他完成父亲的考验,而他也会和大家交个朋友。
十多位游客站到了柜台里面,表达了对这位陈先生的支持。就在这时,突然进来很多工作人员,手拿刷卡机和手机,要求这些游客付钱。
旅游、公安和工商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男子真实身份是商店“讲师”,就是通过一套话术欺骗游客,最终诱导游客购物。
这家购物店的商品进出库表上,标注着各种玉石珠宝的进价和标价,差价更是惊人:
墨油手镯,进价60元,标价6800元,标价是进价的113倍。
冰种手镯进价400元,标价高达58800元。
标称是和田玉3D龙牌、凤牌的商品,进价只有85元,标价却高达28800元,相差将近340倍;
和田墨玉的龙牌、凤牌,进价都是40元,标价高达36800元,相差近千倍。
网友评论:
@在来根烟 :有一次我在珠宝行看到一只玉碗 标价68000 随口说100块卖不卖 后来老板一句话都没有多说。你真懂行 就给我了
这件事你怎么看呢?留下你的看法吧!
(编辑:桀桀)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报社法律顾问单位:
北京鑫诺(重庆)律师事务所;重庆恩德律师事务所
粉丝法律咨询热线:1592263156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