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不杀刘备以后必为心腹大患。郭嘉:杀了刘备你有没有以后都不一定了。一开始没杀刘备是为了不让天下寒士伤心,但是放跑了刘备之后曹操也很后悔呀。我觉得曹操对刘备多多少少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以至于稍稍放松警惕,就被他抓住个机会逃跑了。
所以三国志里面郭嘉的智力一直高于荀彧,曹操不杀刘备,在我看来不在于招揽人心,而是当时肯定有棘手的后续问题不好处理。刘备不是光杆司令投奔的,手下有上万人的,还有汉室宗亲的招牌,以当时曹操的实力,想杀他没那么方便。郭嘉作为参军祭酒,确实不是什么高的官位。但是并不影响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和实力。荀彧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是真真正正的伟大清白的政治家。郭嘉算不上政治家,我觉得更想一个优秀的谋士。
当时曹操本身正在招纳人才,刘备当时是主动来投,你把人杀了谁还投奔你,所以郭嘉才建议不杀,不杀但是要控制在自己手中。曹操对郭嘉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唯独对刘备的控制犹豫了。这一点在刘备找戒口走之后,曹操展现的后悔中就能体现了。再一个荀彧和郭嘉对曹操的区别一个是忠于汉室,一个是忠于曹操。
英雄其实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未必在年轻时就立下志向。比如讲,司马懿是在魏明帝驾崩后才萌发代魏志向,以及士家大族登上历史舞台的必然选择。绝非现在有的朋友以及部分电视剧电影表现的那样,似乎司马刚出场就是“隐忍的老狐狸”这样企图篡位的形象。个人认为至少魏明帝以前的司马懿,并没有以后要篡位之迹象。
曹操未杀刘备纯属意外,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刘备的运气真的很好。我记得当时曹操向曹氏五谋问计,二荀程昱皆言杀,贾诩表示他们说的对,最后郭嘉说不能杀,然后说出了不能杀的理由,名气大,杀之不祥。曹操听了郭嘉的策略,但是后来的事情证明,曹操曲解了郭嘉的意思,郭嘉的意思是不杀,也不能给权力,更不能让他离开许都。结果曹老板把刘备放出去打袁术了,还给足了几千兵马粮秣。结果大家都知道,刘备就此一去不复返,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成就了季汉半个世纪的基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