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蜀国(在现在四川带)的丞相。诸葛亮有个哥哥,叫诸葛瑾,字子瑜,却在吴国做官。
有一次,吴王孙权举行宴会,招待文官武将。诸葛子瑜带着小儿子诸葛恪来参加。宴会上,大家喝酒猜拳,十分热闹。
孙权喝了很多酒,不觉有些醉了。他望着诸葛子瑜的长长的脸,突然闪过一个好笑的念头,就向内官招招手,这样那样地吩咐了几句。
内官出去了,不一会儿,牵了一头驴来。文官武将不知是怎么回事,闹哄哄的宴会厅突然静了下来。孙权笑咪咪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驴跟前,从内官手里接过一支毛笔,在驴脸上写了四个字:“诸葛子瑜”。
字刚写完,满厅的文官武将都哈哈大笑起来。有的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有的笑得喷了一地的酒。这时候,只有两个人没有笑,一个是诸葛子瑜,一个是他的小儿子诸葛恪。诸葛恪见大伙儿耍笑他的父亲,心里很生气。他不声不响地走到孙权跟前,对孙权说:“大王,请您允许我在驴脸上添两个字吧!”
孙权知道诸葛恪是个聪明的孩子,点点头说:“好,给你笔。”诸葛恪接过笔来,唰唰,在“诸葛子瑜”四个字下面,添了“之驴”两个字,连起来念,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这两个字,不但把孙权耍笑诸葛子瑜的意思改掉了,并且驴也成了诸葛子瑜的了。
参加宴会的文武百官又一次大笑起来。大家都称赞诸葛恪是个机灵的孩子。孙权也乐呵呵地对诸葛恪说:“凭你这两个字,就把驴送给你吧!宴会散了,诸葛恪就牵着驴,跟着父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三国时代,魏国的皇帝曹丕死后,就是他的儿子曹睿继位,称魏明帝。在魏国的首都有一个大广场,叫宣武场。宣武场的北面有一座高楼,是魏明帝喝酒取乐的地方。
有一次,魏明帝弄来一只大老虎,用笼子装着,放在宣武场上,让老百姓观看。自已坐在高楼上,一边喝酒,一边看热闹。老百姓从来没有看见过老虎,谁不想来看看这“山大王”是个什么样子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都涌到广场上来了。起初,大家都站得远远的,谁也不敢靠近装老虎的笼子。后来有几个胆子大的人走向前面去了,大家才敢跟上来。不一会儿,把老虎笼子围了个老虎雄赳赳地站着,两只灯笼似的眼睛,闪出亮晶晶的蓝光。人们一边看,一边议论。一个说:“你看哪老虎多威武呀,脑门子上还有个‘王字呢!”另一个说:“是呀,老虎是兽中之王嘛!”
人们正在议论纷纷,忽听得“嗷呜!”地一声吼叫,—老虎在笼子里边发威了。这突如其来的吼声象打雷似的,可把人们给吓坏了。场上的人全都逃散了,只剩下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还站在老虎笼子跟前。魏明帝在高楼上,看见这孩子脸上没有一点儿害怕的样子,觉得很奇怪,就叫人把他带上楼来,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别人都逃跑了,你为什么不跑呢?”小孩子回答说:“我叫王戎。老虎虽然凶猛,可是已经叫人给关在笼子里面啦,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不跑。”
魏明帝听了,夸奖王戎说:“你真是个会动脑筋又很勇敢的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