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溥仪,并非是光绪皇帝的亲生儿子,是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之子,刚刚继位时,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在溥仪退位后退出了历史舞台。1921年,已经十五岁的逊位皇帝溥仪,又遭到人生中又一次沉重打击。他的生母非正常死亡,年仅三十八岁。溥仪的生母瓜尔佳.幼兰是晚清重臣荣禄的女儿,也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她自幼受到慈禧的宠爱,心高气傲,敢作敢为。长大后被慈禧许配给了醇亲王载沣,又成为了慈禧的亲侄媳妇和亲外甥媳妇。然而这个背景深厚无人敢惹的溥仪的生母,却自杀身亡,留下了无数谜团,那么是谁造成了溥仪生母的自杀?
瓜尔佳.幼兰
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后,深居在紫禁城中。这时醇亲王府形成了两大派,一派是以醇亲王载沣为首,加上他的子女以及府中家眷,认为是袁世凯篡夺了皇位,对袁世凯恨之入骨,看到报纸上袁世凯的画像,就扣掉其双眼,摔在地上用脚使劲踩。一派是以溥仪生母瓜尔佳氏为首,这一派就她一个人。因为袁世凯是她父亲荣禄的老部下,她一门心思想通过这层关系说服袁世凯,拥立溥仪重新当上皇帝。每次见到家里人对袁世凯的骂声,就极力为袁世凯开脱,一遍遍告诉家里人这不能怪罪袁世凯,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导致的。但是家里人没有人认同她的说法,她在王府里面被孤立了,但是她一直为儿子溥仪能当上皇帝努力着。
溥仪
瓜尔佳氏经常想法设法联系袁世凯,试图去借助袁世凯让自己的儿子溥仪重新登上皇帝的宝座。她还经常去联系她父亲的铁杆老部下,这些人都是手中掌握兵权或者有一定地位的人,为此她花费了很多的钱去上下打通。醇亲王对她的做法很不赞同,认为她是胡乱花钱,挥霍无度,但是瓜尔佳氏是多么心高气傲的人,她不屑于去解释,对醇亲王的指责根本不加理睬,并且认为醇亲王是一个窝囊没用的窝囊废。这样久而久之,瓜尔佳氏在醇亲王府就受到了孤立。但是她一直坚持着,她相信只要努力付出,说不定真的会借助袁世凯帮助儿子溥仪重新当上皇帝。
瓜尔佳.氏和溥仪、溥杰
但是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一直想要借助的袁世凯,突然宣布称帝,自己当上了皇帝。在不久袁世凯死后,张勋带领5000名辫子军进京,拥立溥仪复辟,自导自演了一场十二天的闹剧。在张勋复辟前后,可把瓜尔佳氏忙坏了,她进进出出醇亲王府和紫禁城,带来外面的各种好消息。可是张勋复辟终归失败了,但是瓜尔佳氏锲而不舍,她与宫中的端康皇贵太妃密谋,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和金银财宝,甚至是宫中的珍贵文物,来贿赂这些各路的军阀,可是弄来弄去竹篮打水一场空。瓜尔佳氏心里难以接受,她的努力付诸东流,她的坚持在其他人眼里成了笑话,她没脸再呆在醇亲王府,没脸再见王府上上下下的众人。她绝望地想到了自杀。就在一天中午的午后,瓜尔佳氏愤怒地关上了自己的房门,大家都没有想到,她在房里梳妆打扮了好久,然后把儿子溥杰叫到面前,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后来据溥杰回忆,大概那就是遗嘱。说完瓜尔佳氏悄悄拿出了一瓶白酒和鸦片,身边的贴身婢女发现不对劲,就去报告了醇亲王载沣,载沣急忙赶来,将白酒和鸦片从瓜尔佳氏手中夺走。对于生母的第一次自杀未遂,深居皇宫中的溥仪并不知道。
长得真不咋地的端康太妃
第二次自杀是由于溥仪穿西服和皮鞋引起的。由于在溥仪逊位之后,瓜尔佳氏和端康太妃一直张罗着复辟,她们拿出了很多的金银财宝,由瓜尔佳氏出面,交给了父亲荣禄一个关系很好的老部下袁德亮,让袁德亮去运作拉拢贿赂东北军阀张作霖,结果石沉大海,后来瓜尔佳氏发现自己手中的房契、田契都是假的,知道自己上当了,心里别提有多么地绝望了。有一天,瓜尔佳氏和溥仪的祖母被叫到宫里,在太和殿前罚跪了一上午,起因是因为溥仪身边的太监买来了一身西装、袜子和皮鞋,溥仪很高兴地穿在身上在宫中溜达,端康太妃说这是违背祖制,将买衣服的太监罚去做苦工了,她想学慈禧控制光绪一样控制溥仪,溥仪不吃这一套就和端康太妃吵了一架,并且拒绝给端康太妃道歉,这才有了罚跪的一幕,之后,在生母和祖母的央求下,溥仪被迫给端康太妃来了个很没有诚意的道歉,端康太妃觉得是在向自己示威,就将溥仪的生母和祖母大骂了一顿,说她们没有教育好儿子和孙子,说瓜尔佳氏借着复辟的由头中饱私囊。你想瓜尔佳氏出生在有权有势荣禄家中,作为慈禧干女儿在宫中无人敢惹,又嫁给醇亲王,她生性刚烈,哪里受过这等气,关键是被说“中饱私囊”,她也是被骗的受害者,就拿出白酒和鸦片还有金粉,就一起吃下自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