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从除掉鳌拜,康熙皇帝就养成了一个专心致志找别人麻烦的习惯。凡是被他盯上的人,都会面临着他给出的难题,这道题等闲之辈那是解不开的,只能拼个鱼死网破,你敢眼皇帝拼命,正好求之不得,于是康熙的文治武功之上,又添加了一项记录。
第一个被康熙盯上的,就就是平西王吴三桂。说起这吴三桂来,也是一代染雄,他在11岁那年,遇到到异人,学到了一身惊人的本事。但这本事好像没帮上他什么忙,先是他替大明朝的崇祯守边关,与清兵血拼,正拼得起劲,忽然间李自成进犯京师,急忙赶回去救驾,可这道调令发得太晚,吴三桂刚刚走到山海关,崇祯皇帝先走一步。
吴三桂孤军难立,就决定顺应潮流,和大家一起投降李自成。但是李自成玩他,抢走他的爱妾陈圆圆不说,还将他的父亲抓起来,大板子夹脑袋再教育,逼得吴三桂只好再次反。反叛的结果,是惹毛了李自成,李自成就率了二十万的大军,要干掉吴三桂。吴三桂没咒可念,只好向大清多尔衮借兵。
多尔衮那斯也不是吃素的,乘机摆了吴三桂一道,假装应允,两家合兵,等到了战场上,却按兵不动,除非吴三桂臣服大清,这时的吴三桂,是猜八戒照镜子,四面不是人,干脆一咬牙,就此归附了大清,从此替女真人攻城略地,干得得非常卖力,满清人看得高兴,就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到了康熙时代,吴三桂的利用价值已经基本上算是消耗尽了。既然已经卸磨,这个道理,吴三桂也不是不懂,既然吴三桂懂事,那就好办了。削藩!也就是取消广西特区的意思。削藩令一下,群臣大恐,纷纷上书表示反对。为什么大家反对呢?表面上的理由,是担心这么个搞法,会通得吴三桂走投无路,造起反来。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完全没这个必要。然而小康熙需要敌人,所以这藩是非削不可的。既然是要削藩,那也是需要个拿得出手的理由的,目前史书基本上都是“挺削派”,也就是支持康熙的决定,书上说:吴三桂那厮,太不像话了,每年都朝小康熙要军费一年居然要900多万两,不像话,应该削之。也就是说,朝廷没钱。
实际上削是假的,目的只是为了通反吴三桂,小康熙也好放开手脚,大玩特玩一场。帝王之术,共最高境界就是不断地制造麻领,然后解决掉这些麻烦,制造的麻须越多,你的名声就越好。反之,如果你老老实实地当个太平天子,就是平平淡淡的庸君。
看看吴三桂,为了表白他对清室的忠心,他一路追杀南明残余力量,追到了缅甸,最后亲手用号弦将大明的最后一个宗室朱由榔消灭,吴三桂这么做,目的只是为了断自己的后路,向康照表白他的忠心。只因为他是汉人,所以才会做得比满人更绝。
没用,那鳌拜跟了爱新觉罗家一辈子,不比吴三桂更忠心?帝王需要臣子的忠心,不单是为了享受所带来的利益,更在要的原因是,只有最忠心的臣子,才是最合适的对手。只有最忠心的臣子,才是帝王最适宣用来扬名立万的活靶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