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下葬不要金棺木棺,只要玉棺,却不想死后只睡了木棺
对于晚清历史,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把持晚清政府48年的女人,她就是慈禧。史书对她的评价基本都是批判的,生前穷奢极侈,吃顿饭都要满汉全席,过个生日还挪用了海军军费,最后导致甲午战争的落败。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慈禧的葬礼。
1908年,74岁的慈禧去世。作为晚清独霸政权的女人,慈禧的葬礼肯定是不能寒酸,事实上慈禧的葬礼可能是历代皇后葬礼规模最大的,当然陪葬品数量也比不可能少的了。或许也是由于陪葬品太多,以致后来被孙殿英盗墓,据当时盗墓人的回忆,金银财宝装了足足五十多箱,可想而知到底有多少宝贝了。慈禧生前就在策划死后的陪葬事宜,那么她应该是很满意的才对,事实上,慈禧还是有一个地方不满意,那就是她的棺材。
慈禧墓出土的棺椁是由金丝楠木打造的,据史书记载,云南的金丝楠木是最好的,慈禧这副棺材的材料全是从云南运到北京,其中光运费就花了四十万两白银,其他费用恐怕只多不少吧。这副金丝楠木棺椁制作完成后,可以说是棺材中的皇者了,但是慈禧并不满意,因为她最想要的是玉棺椁。为什么一定要玉棺材呢?慈禧认为玉能通灵,是吉祥的代表,自己死后躺在玉棺椁中,祥瑞之气护体,任何妖魔鬼怪不能近身。加上慈禧生前也是坏事做尽才能坐到皇太后的宝座,肯定也是怕死后不能安宁。
甲午战争那年,慈禧70大寿,过完大寿后,慈禧想到自己可能没几年好活了,于是她指派李莲英去给她定制玉棺椁。既然是要玉,中国哪里的玉最好?肯定是新疆和田玉了。慈禧下旨后,李莲英也给新疆和田的官员下达了命令。和田的官员也算不负所望,找到了一块适合做棺椁的玉料,据史书记载,这块玉料长约3米,宽约3米,厚约3米,足足有20来吨重。找到了玉料,但是怎么将玉料运送到几千公里外的紫禁城呢?
慈禧下的懿旨,当地官员没办法违背,只能征召了上千名民工来运输。那个年代没有运输工具、没有笔直平坦的公路,三年的时间,这块玉料也只是运到了一千公里外的库车县,距离紫禁城还是千里之遥。然而此时,慈禧病逝的消息传来了,人死要下葬了,玉棺还没到,只能用金丝楠木下葬了。慈禧死了的消息,让运送玉石的民工高兴坏了,在运送玉石的三年里,他们可是恨透了这个老女人。最后,一众民工居然把巨大的玉料砸碎了,一块玉料就此被瓜分掉,但是还是有两块大玉料留了下来。
现在那两块玉料,一块在国家地质博物馆,一块在新疆矿务局。想看的朋友,有机会可以去国家地质博物馆参观,那可是镇馆之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