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天,又到了吃葡萄的季节。每逢此时,特别怀念曾经钻进葡萄架边摘边尝的时光。
葡萄也是外来植物,原产亚洲西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它和中国的缘分,要感谢出使西域的张骞和丝绸之路的带入。
张骞出的这趟远门,至少还为中原带来了红花、胡麻、蚕豆、大蒜、胡荽、苜蓿、胡瓜、石榴、胡桃等多种异域植物。
在古代,葡萄的用途除了直接吃掉,可以用来酿葡萄酒,甚至还能作为陪葬品。
高昌回鹘(现新疆辖内)时期(866-1370)│回鹘贵族墓葬中陪葬的葡萄
│葡萄象征子孙绵长、家庭兴旺│
古人喜欢葡萄,因其枝叶蔓延、果实累累,特别贴近子孙绵长、家庭兴旺的愿望。葡萄也成为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瓷器、绘画、雕刻、织造品上,葡萄纹饰和葡萄内容,从“胡化”逐渐完成了“中国化”。
西周-春秋时期│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唐│长沙窑釉下彩葡萄纹三耳棱口壶
如果说唐之前的葡萄入瓷的形象尚显粗糙简单,宋以后就颗粒饱满、绿叶陪衬了,看上去就让人垂涎欲滴。尤其到了明清两代,瓷中珍品层出不穷。
元代葡萄纹饰品器物,果实较大而饱满,以青花勾线填色,周围留白,叶片较为写实,叶脉细密,藤蔓缠绕,质感较强。
元│青花折枝葡萄纹盘
明代成化、弘治时期,官窑装饰有葡萄纹的器物较多,以斗彩或较为常见。青花轮廓线清晰而流畅,填彩明快。画工细腻真实,绘画笔法流畅,勾线轻软,填色有深浅色阶。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首都博物馆藏。一只斗彩鸡缸杯拍出2.8亿,这一对宝贝肯定价值不菲。
明弘治│黄釉地葡萄纹高足碗
到了清代,葡萄纹饰以早中期较为常见,顺治时饰有葡萄纹的器物不多,但仍有明显的晚明风格,悬垂的藤蔓极为清晰。
清早期│青花五彩葡萄纹罐、青花博古图炉
清雍正│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葡萄纹碗
│葡萄松鼠,多子多福│
在明清以及民国,瓷器上的葡萄还常常与松鼠于搞基,相伴相随。成串的葡萄有“多”的含义,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葡萄松鼠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也有一说松鼠是在偷吃葡萄,寓意“窃取果实”,表达古人的不满情绪。但费劲巴力炼制瓷器只为发泄,可信度并不高。
明成化│五彩松鼠葡萄纹碗
清乾隆│粉彩松鼠葡萄纹瓶(一对)
清嘉庆│粉彩松鼠葡萄纹折腰碗
清乾隆│粉彩松鼠葡萄纹瓷方尊局部,国家一级文物
│敲黑板,这有一个盲点│
葡萄还有一个绰号叫“菩提子”,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它不是佛教用语的“菩提”。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豁然彻悟的境界;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第二,它不是“提子”。提子是葡萄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是“美国提子”或“美国葡萄”,进而扩大到“进口葡萄”。
第三,《大话西游》里,“菩提老祖变成葡萄”就是一个混搭滥用的梗,菩提老祖不是葡萄的老祖,两者也没有任何联系。
老规矩
好消息,留言有奖!
留言依旧有奖,我选优质上乘
感谢瓷粉一直以来对瓷房子公众号的关注和支持,从9月1日起,我们的“首条留言有奖”活动改为“奖励优质留言”。对评论区有见地、水准高甚至幽默风趣的留言,我们将精选1位甚至2位、3位送上纪念品!放松,放松,不要紧张,只要真情实感就好……
获奖瓷粉可获得由瓷房子博物馆送出的纪念品一份。请大家留意中奖通知,及时与我们微信后台联系,以便邮寄。
昨日获奖粉丝:
获奖者在本公众号对话框里输入真实姓名、地址、电话,我们将邮寄奖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