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
文瀛初秋
在这座焕发着生机的古城里,身心轻快的人们,从未像今天一样,热爱着每一个季节的城市容颜,大同蓝,大同绿,是幕天席地的永恒背景;四季的颜色,每一笔,都是背景上的空灵曼妙。起一个大早,赶一次晚照,默默挹一口熏得游人醉的暖风,静静品一下来时路不减的绿意,夏末初秋的芬芳,沁人心脾。
在哪里?有暗香浮动,绿荫幽草,最是醉人?相信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有着自己满意的答案。在哪里?有落日熔金,半江瑟瑟半江红;有鸟戏澄波,见人惊起入芦花,相信很多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答案却是惊人的一致——是文瀛湖呐。这个令多少大同人骄傲的城市亲水空间,湿暖的光不仅滋养了城市“绿肺”,孕育出一片湖光胜景,也让曾经生硬的城市形象温柔秀美,使得绵延的“城市水岸线”释放出多种产业的无限活力。
夕阳时分
夏末初秋的文瀛湖,众人偏爱夕阳时分。当红霞染上云层,湖水泛起金波,水鸟在湖面起起落落,觅食嬉戏,环湖的小径和林荫大道上,人流也渐渐多了起来。骑行的车手、滑旱冰的勇士、跑步的骁将、健步走的队伍,应该算是常客,还有很多人只是休闲,也奔着文瀛湖而来,一家人或一众好友骑着公园里的脚踏游览车,走走停停,一路把最美的文瀛夕照定格在手机里。
近一两年,还有一拨儿“常客”也成了文瀛湖畔一景,那就是各个影楼拍婚纱照的小分队,有时东岸沙滩近水处能同时站好几对儿,以落日湖面为背景,摆出各种造型,留下幸福倩影。小分队之间应当是有竞争的吧,但他们之间又很默契,从未见谁为了抢拍美景而闹过别扭。这大概也是环境带给人的一种思辨,面对浩渺无际、落日熔金的湖水,任何的“小肚鸡肠”都太“小”了,悠然放达、不思天涯才是应有的胸襟和格局。
落日飞鸟
看文瀛湖落日飞鸟,有多个视角。外围的一片片湿地池塘,应该算“工笔小画”,树摇清影,繁花吐幽,天光云影倒映在微波不兴的水面,淡蓝、深蓝、艳红、橙红、深紫,光色铺陈,尽情渲染。野鸟就像剪影一般,在画面中守着自己的位置,轻易不肯动弹。只有蜻蜓俏皮,不时在芦苇枝头轻盈飞过,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喜鹊则是这里的绅士,不惧行人,慢吞吞觅食,偶尔才会振翅飞去,大概是听到了朋友群的召唤。
经过湿地,往中心湖岸走,观落日的格调随着湖面的一览无余也顿时宏大起来,俨然是铺陈开来的“重彩油画”。天是画布,水便是天空之镜。太阳西斜,收起耀眼光芒,本是淡蓝的天际,慢慢加重了颜色,直至霞光万道,染红了天际,也潋滟了湖面。云在天上,云也在水中;水在湖里,水也在天上。倘若无风,远方的青山近处的高楼,会被清清楚楚勾画出巍峨的倒影;倘若有风,则是澄波拍岸,层层堆叠,摇金碎玉,光芒四射,晃得人一时睁不开眼。湖上的鸟儿倒是见过“世面”的,无论有无风浪,都会配合着落日的“节点”,在瑰丽无比的天幕水际,上下翻飞,自由舞蹈,献上对太阳最热烈的赞美。
天空和大地,夕阳和万物,在这暮合时分,在这文瀛湖畔,就这样以纳取百川的胸怀,以动人心魄的姿态,合作出一天中最美的画卷,将城市的天际线和水岸线,勾勒得无比绚烂,也为下一个明天,奏响了雄浑激昂的前奏曲。
END
记者 | 马立平 李利萍
来源:大同晚报
本期编辑:王宇
哎呀,你就点个 走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