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济南下雨后,看汪洋积水,离真正文明城市距离很远

0
分享至

今天早上听广播,济南下雨时空气质量如何如何好,如果小编没记错的话,广播里甚至说济南雨后空气质量全国排名第七位,是正数第七位,超过了很多南方旅游城市。这种排名真是让人无奈,有种自欺欺人或夜郎自大的感觉。

翻开2016年报纸的报道,梳理了以往济南雨天易积水铁路立交道及易发生行洪道路,提醒市民在行经这些道路时,一定要注意道路积水,谨慎行驶。济南易积水铁路立交道15处:历山路、井家沟、纬十二路、生产路、历黄路、北关、北园、北坦、陈家楼、成大路、万盛大沟、殷陈、工业北路、黄台、历黄路。济南易发生行洪道路16条:二环东路、千佛山路、历山路、舜耕路、山大路、泺文路、朝山街、玉函路、英雄山路、建设路、济微路、民生大街、阳光新路、二环南路、北大槐树街、闵子骞路。

但是只有这些路面积水严重吗?市民需要上下班或回家,怎么可能避开生活必经之路呢?以人流量、车流量较大较集中的火车站为例,周边能快速排水的井盖、下水道屈指可数。出站后骑在经一路上,等红绿灯时脚必然要踩在地上。但是,这时路边的积水已经漫过了脚脖子上边,穿着的运动鞋必然深陷在积水里,上百上千元再好的鞋也必然没进水里。如果要穿过马路去对面,那就更悲剧了。雨水早已超过电动船踏板甚至自行车车轮高度,与其说是骑车,不如说是在划船。

可以看出,很多不在洪水预警范围的道路,都成了临时的脏“水池”。可悲的是,全国只有精神文明城市评比、卫生城市评比、旅游城市评比,和新加入的空气质量排名,但是城市积水排水、地下管道网络建设都没有排名,鲜见于各种媒体报道。甚至说积水排水系统几十年如一日的落后,还不如中国古代一些先贤们的设计。因此各位读者,每逢下大雨要么开车,要么穿雨靴,还是别穿着低帮鞋痛苦地过马路了。

自己的下水道都做不好,只能用沙袋来凑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费哥说科技
费哥说科技
讲述改变我们生活的那些黑科技
67文章数 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