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老街
都有一段闪闪发光的往事
有一份让人念念不忘的情怀
它记录着你的成长
你也在看着它的变化
在狮山小塘百年老火车站不远处,有条不足100米长的街巷,大家都喜欢把这里叫做“小塘旧街”。如今不再繁华的旧街,却曾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有卖鱼卖菜卖猪肉的、打铁、理发、商业大厦、影剧院、医院、搬运站、旅社、供销社、粮站、酒店、银行以及政府各部门等,满足那时候所有的生活需要。
这条街是什么时候就开始有的呢?在小塘生活了50多年、人称“小塘通”的潘sir回忆说,旧街约1962年就开了。当年,他因为工作分配的原因来到了这里。初建时,旧街的地势还比较高不适合行走,潘sir笑着说还参与过挖低这里的劳活。
探访旧街过去的故事
沿着小塘旧街一直走,岁月封尘的记忆逐渐被打开。“以前的影剧院就在这个地方”、“最旺的时候马路两边摆满了卖菜的”、“旧时的旅社,一张床位两蚊半”……听着潘sir和街坊细细道来的往事,这条记录着无数个普通百姓生活的旧街似乎又鲜活生动了起来。
如今,虽然买饼的人数不如从前,但吕姨还会坚持每天清晨4点钟就到店里开始进行揉面、烘焙等一系列细活,纯手工制作出各式平价糕饼出售。这里的出品虽然卖相不精美,却有着最质朴的味道,让人吃起来觉得既熟悉又美味。
从光明饼家看过去,有一栋已褪色的建筑,曾经是兴旺一时的旅社,而一楼则为当时的小塘酒楼。在旅社打过工的吕姨说,旧时两蚊半一张床位,四蚊半一个单人房,她一个月的工资是三十七块半。
如今的南海小塘成校,前身是小塘卫生院。97年以后,医院就从旧街搬了出去。
供销社商业大厦,一九七几年才建的,商品琳琅满目,有鞋子、棉胎、衣裤等。潘sir说,开张的时候,大厦招牌那几个醒目的书法字,专门请了有名的书法家来提笔。仅剩的几个招牌大字,仍然记录着旧时的辉煌。
外工村对面的旧影剧院,已经改建成停车场。吕姨说,旧影剧院很多戏看的,她拍拖的时候就经常去。而这里也是很多当地幼儿园小朋友的乐园,每年六一都在此汇演。那些单纯快乐的童年时光,你可还记得吗?
走出旧街 遇见中心小学旧址
从外工村出来的斜坡往上走,还能找到很多关于狮山小塘旧时的痕迹。
这里是比旧街年代更久远的“小塘墟(圩)”,相当于农民的小集市。那时候,窄窄的巷子里,挤满了卖菜的人。位置就在顺着基围走下去的地方,呈丁字形。当时因北江时常泛滥,这里已不再使用。
编者手记
潘sir说,1986年,是小塘旧街及周边最兴旺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新区。而和旧街隔江相望的金沙滩曾是旅游度假区,旧时广州市民集体包火车争相前来这里游玩。据说每班车有一千人,每天开出三列。热闹一时。
“我在街上生活了20多年,对这里当然很有感情。”就这样,在潘sir热情的介绍中,我们走完了旧街。这里的繁盛虽已不再,却记录了许多人生活里最原本的模样,能够唤醒起最真实的情感记忆。
那些手机前的人儿啊,你是不是和小塘旧街也有故事呢?那些已然消失的地标,是不是也藏着你的记忆呢?
衷心感谢给我们讲旧街过去的潘sir、吕姨等热心街坊。如果你知道狮山小塘其他老街老店,或者你认识知道这些故事的人,恳请你告诉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听一听、看一看这些过往。(因历史久远等原因,本文所写可能会有疏漏。欢迎各位留言指正补充,谢谢!)
来源:狮山树本小塘
文字、图片:记者 黎小文、卢秋坚
编辑:佛山新闻网 黄倩敏
觉得不错,请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